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辐射监管 > 辐射类项目审批前公示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5年3月拟作出的贵州光力科技创新有限责任公司移动X射线探伤应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
发布时间:2025-03-21 13:56:12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fsc
字号: 分享:

根据建设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厅拟对贵州光力科技创新有限责任公司移动X射线探伤应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况予以公示示期2025年3月21-2025年3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6987058(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辐射处

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270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

    编:550002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贵州光力科技创新有限责任公司移动X射线探伤应用扩建项目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解放路262号送变电小区14栋1楼

贵州光力科技创新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拟购置8XRS-3型号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放置于租用房屋141层仓储区单独的隔间,采用专用存储箱存放,该房间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并设置视频监控。X射线探伤机最大管电压270kV,最大管电流3mA,属于类射线装置本项目探伤对象为电网系统架空输电线路线夹,无损检测频率根据任务决定,最大工作量:单次曝光时间:300s,探伤频次:≤30/月,即年最大曝光时间为30h,平均每月最大曝光时间为150min


1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项目外购X射线探伤机暂存间与现有规划的暂存间内,不涉及施工,此阶段也不涉及射线装置的应用。同时,本项目为野外现场无损检测,检测对象为电网系统输电线路线夹,属于高空检测作业,不涉及土木工程,不存在施工期环境影响。

2运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1)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人员从公司内部现有人员进行调配,不新增人员,日常办公生活污水经租用办公楼区域化粪池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后通过当地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城镇污水厂处理,对环境影响小。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设在野外现场无损检测作业时,X射线探伤机运行过程中,X射线与空气相互作用,空气电离会产生的少量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x),由于检测对象为野外电网系统高架线,扩散条件好,少量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经无组织自然扩散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使用时基本不产生噪音,野外现场无损检测作业时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基本无影响。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采用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为数字成像检测系统,不进行洗片作业,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检测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清运至就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置。

(5)辐射防范措施分析

①在开展探伤工作过程中,对射线装置的使用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辐射防护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射线装置的安全管理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②按照《工业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22对移动式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购置相应数量的X射线防护服(0.5mmpb)、移动式X-γ剂量率仪、个人剂量报警仪和野外检测相关安全警示设施等(如警戒绳、警示灯、警示牌灯

③本项目电网架空线路检测,根据现场检测情况及线路高度,如果控制区涉及地面及建筑,应在控制区边界上合适的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射线工作区”警告牌,探伤作业人员应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在监督区边界上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设置警示绳,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④本项目是对电网高架线路进行无损检测,采用定向照射方式,做定向照射时应使用准直器,尽可能向空中照射。

⑤现场检测时,做好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管理和巡查与检测。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报批公示稿-贵州光力科技创新有限责任公司移动X射线探伤应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窗口0851-8698705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