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岭自治县境内,紫茎泽兰 “臭名昭著”,是人见人怕的生物物种,有紫茎泽兰生长的地方,就很少看见其它物种,沟边地坎、山坡树林均长满了紫茎泽兰,覆盖率达60%以上。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抢营养、抢地盘,抑制本地物种的生长,特别是对野生中草药及经济林、灌木林的破坏十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林生产。
从2009年开始,关岭自治县开始利用紫茎紫兰作为主要原材料,加入玉米秸杆木材加工产生的废弃木屑等,机压后烧制成木炭棒。变有害为有用。
加工炭棒的紫茎泽兰原料
三月初春生长旺盛的紫茎泽兰和枯死的李子树
经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检测,该炭应用于生产生活对群众健康无影响,效果优于普通木炭。该项目实施后,大量消耗了有害物种紫茎泽兰,减少了它的生存量;当地农民采收紫茎泽兰增加了收入,解决部分人员就业;减少了传统方式烧炭对林木的需求;解决了木材加工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对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用紫茎泽兰制成的炭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