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执法监督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打击机动车检验机构弄虚作假违法犯罪领域)
发布时间:2025-09-19 20:08:53 来源:生态环境部 作者:生态环境部
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贵州省内少数机动车检验机构出现“顶风作案、风过抬头”苗头,违法作弊行为仍时有发生。面对新的监管形势,省环境监察局多次召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工作会商,沟通行刑双向衔接机制、分析OBD“网红码”线索,部署联合执法行动。在公安机关的全力配合下,借助“贵州移动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非现场巡查等手段,查办了5家机动车检验机构违法案件,共查获OBD作弊器4台。通过部门联动发力,形成了对机动车检验机构弄虚作假“零容忍”“露头就打”的高压震慑态势。现公布一批涉机动车领域弄虚作假典型案例。

二、案情简介

(一)六盘水市钟山区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OBD造假案

通过监管平台巡查发现,该公司从2024年3月至6月所检车辆出现大量相同“网红码”,涉嫌OBD作弊。2025年6月10日联合工作组对该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场调阅本地数据库发现,该公司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6月5日期间,共有306台检测车辆OBD发动机控制单元CALID均为两组“网红码”。

2.现场召回贵B60***等两台已检车辆检测比对均与之前报告不符。

3.现场调阅视频回放发现,贵BAX***存在OBD替检云FJG***的情况,涉嫌弄虚作假。

经公安民警普法后,公司法人供述曾购买OBD作弊器一台,现藏匿于家中,随即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取回上交,并承认以上违法事实。目前,钟山区生态环境局现已对该公司立案查处,OBD作弊器已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报告出具后拟移交公安机关刑事立案。

图1:在钟山区某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由公安机关配合制作问讯笔录

(二)盘州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OBD造假案

通过监管平台巡查发现,该公司2025年以来柴油车加载减速法过程数据中测功机功率远低于理论值,并且所检车辆大量出现“网红码”,涉嫌检测软件造假、OBD作弊出具虚假检测报告。2025年6月12日联合工作组对该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场检查发现1号混合检测线上有两根油温线,一根末端未连接尾气分析仪,另一根虽连接分析仪但油温传感器却放置于控制室内的电热水壶中加热,虚造油温数据。

2.不透光烟度计采用软管连接且采样管长度为9.2米,不符合规范。

3.现场调阅本地数据库发现,贵BB9***等4台车辆均为柴油车,在 100%最大轮边功率对应车速检测阶段,测功机对车辆加载明显过低,检测功率均小于额定功率的40%,涉嫌出具虚假报告。

4.经调阅监管平台发现,该公司2025年1月2日至2025年6月5日期间,共有76台检测检验车辆OBD发动机控制单元CALID均为“网红码”。

经公安民警现场普法后,公司法人供述曾购买OBD作弊器一台,现藏匿于家中,随即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取回上交,并承认以上违法事实。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盘州分局现已对该公司立案查处,OBD作弊器已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报告出具后拟移交公安机关刑事立案。

图2:盘州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通过热水壶进行油温造假

(三)盘州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报告案

通过平台巡查发现,该公司2025年以来的柴油车加载减速法过程数据中测功机功率远低于理论值,涉嫌检测软件造假,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经进一步调查,该公司于2025年3月份就曾因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被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处以行政处罚。2025年6月11日联合工作组对该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存在以下问题:

1.经调阅混合检测线监控视频发现,贵B75***等3台双排气管汽油车在该检测线进行检测时存在只插入一根采样管进行采样检测的情况,涉嫌弄虚作假。

2.混合检测线现场开展密闭检查发现,滤芯、三通、取样管均漏气,采样管管头距离卡钳处不足40厘米,卡钳处用一螺丝拧紧锁死,卡钳位置不能移动,插入最大深度仅26厘米,不符合采用规范。

3.现场调阅该公司检测的柴油车辆过程数据发现,部分车辆在加载减速过程中,在80%最大轮边功率对应车速检测阶段,测功机对车辆加载明显过低,不符合加载减速检测法对车辆速度、测功机荷载、车辆转速的逻辑关系。

目前,盘州市生态环境局现已对该公司立案查处,拟移交市场监管局资质审核。

图3:盘州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线上检测车辆“双管单插”

(四)玉屏县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OBD造假案

通过监管平台巡查发现,该公司自2025年1月以来出现大量“网红码”,2025年7月10日对该公司进行“双随机”个案执法检查,发现以下问题:

1.经调阅监控视频发现,湘N71***等2台车辆检测时未插油温传感器。

2.通过自检气密性测试发现,自检流程通过折叠气管达标,汽油尾气管三通漏气不符合规范要求。

3.现场查询数据库发现,2025年1月至6月,共有25台检测检验车辆OBD发动机控制单元CALID均为“网红码”。

经执法人员现场普法后,尾检员供述OBD作弊器为附近维修站人员所有,借用给他帮助问题车辆通过检测,收取额外费用分红,随即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取回上交,并承认以上违法事实。目前,玉屏县生态环境局现已对该公司立案查处,OBD作弊器已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报告出具后拟移交公安机关刑事立案。

图4:玉屏县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查获OBD作弊器1台

(五)黄平县某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OBD、油温造假案

通过监管平台巡查发现,该公司自2025年2月以来出现大量“网红码”,2025年8月6日对该公司进行“双随机”个案执法检查,发现以下问题:

1.现场检查发现油温传感器未连接在分析仪上,现场油温传感器放置于控制室中,使用热水壶加热,涉嫌出具虚假油温数据。

2.现场排查站房发现管线混乱,并且有数条未接头管线空置,最终通过调阅视频配合现场勘察,发现检车线上的管线从地下经过绕至检测区围墙侧面,采取替车替气方式进行造假。

3.现场查询数据库发现,2025年2月至7月,共有40台检测检验车辆OBD发动机控制单元CALID分别为23067MNOP8345TL和YZ067LMNOP8345TL“网红码”。

4.采样管路过长,通过现场测量发现1号混合线和2号混合线柴油采样口到分析仪长度超7.5m(1号线实际11.49m,2号线实际9.65m)。

经执法人员现场普法后,尾检员供述曾购买OBD作弊器一台,现藏匿于车上,随即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取回上交,并承认以上违法事实。目前,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黄平分局现已对该公司立案查处,OBD作弊器已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报告出具后拟移交公安机关刑事立案。

图5:黄平县某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尾检员配合还原替车替气现场

三、案件启示

一是公安联动展现强大震慑力。在联合执法中,环保部门查技术、公安机关攻心理,效果立竿见影。以上多家检验机构法人和尾检员从一开始态度十分强硬,坚持不承认使用OBD作弊器,经过现场办案警察现场宣读《刑法》第229条“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第286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及两项罪名的刑期的强大的心理攻势和数据铁证下,最终如实交出OBD作弊器。用“环保找证据+公安破心防”的联动模式,让违法者从死扛变主动自首。

二是运用大数据平台提升监管效率。“贵州移动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就像千里眼让“网红码”无处遁形,各地检车过程数据实时上传,通过平台识别异常自动标红报警,经人工再次审核确认后,立即将线索发送给属地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核实。就像“网上购物留痕迹,数据造假必露馅”。

三是两省交界检测站集中违法值得警惕。如盘州2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地处云贵交界乡镇,因镇上有发电厂、煤矿等用车大户,往来重型货车流量巨大,在不到1公里的小镇上就有3家检测站,业务竞争大、跨省车辆流量大,违法行为频发。在盘州某检验机构检查时,抽检待上线的14台货车就有5台存在垫高拔出温度传感器、加装尿素传感器等现象。此次查处的玉屏某检验机构离湖南省新晃县仅不足1公里。针对此类两省交界且地处偏远的检验机构违法行为突出等现象需引起警惕,要采取常态化高压监管,进一步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严防“整治一阵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