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环境评价 > 建设项目审批前公示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5年7月29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公示(铜仁市铜鑫汞业有限公司年处置12000吨含汞废物改建项目)
发布时间:2025-07-29 09:30:30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hpc
字号: 分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铜仁市铜鑫汞业有限公司年处置12000吨含汞废物改建项目环境影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2025年7月29日-2024年8月4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5571099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0851-86987058(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270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编:550002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年处置12000吨含汞废物改建项目

贵州铜仁万山化工园区张家湾园区

铜仁市铜鑫汞业有限公司

贵州理工学院

将原项目两条旋转式蒸馏炉更新换代,并将其处置HW29类危险废物处置总规模11900吨/年减少至8800吨/年,对应处置的危险废物代码维持不变,减少的规模用于处理汞精粉,处理规模3100吨/年,处理的低品位的废汞矿石(粉)1900吨/年维持不变。为适应汞精粉的处理要求,对原项目工艺进行部分调整,增加制泥机、破碎机等设备及相应环保设备,其中制泥机用于造粒,破碎机用于废汞矿石(粉)和汞精粉破碎。原项目建成的废含汞包装材料(HW49类危险废物)100吨/年清洗生产线维持不变。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噪声:设置专门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合理安排施工和运输时间,并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金属碰撞,确保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2、废气:项目施工均在现有厂房内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文明施工,定期对厂内地面洒水降尘,并加强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环境卫生管理,确保施工期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2/1700-2022)要求。

3、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现有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万山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固体废物:施工场地设置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设施,将建筑垃圾进行统一分类收集,能回用的回用或外售回收单位,不能回用的统一清运至区域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生活垃圾须集中分类收集,定期清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厂区采取雨污分流。2套旋转式蒸馏炉废气净化系统各配置1套喷淋净化池,净化水池位于净化系统旁,每套喷淋净化池共分5个,每个池体容积相同,每套喷淋净化池总容积52m3,整体设置安全护栏;2套(1用1备)全厂废气净化系统各配置1套喷淋净化池(1用1备),净化水池位于净化系统旁,每套喷淋净化池共分5个,每个池体容积相同,每套喷淋净化池总容积60m3,整体设置安全护栏,喷淋废水经喷淋净化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清洗废水收集池位于清洗区内,容积约7m3,设返水泵1台,泵往全厂废水收集池;造粒、配料、洗汞、二甲醚燃烧、地坪清洗、清洗包装、化验室、循环水系统定期排水等生产废水,以上形成综合废水,经全厂废水收集池收集,全厂废水收集池位于生产车间内废水处理工段,3个池体,总容积为120m3,废水沉淀后作为原料预处理补充水使用,不外排;初期雨水收集池位于生产车间北面,1个容积为225m3池体,池体加盖,初期雨水收集后作生产用水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物料电加热熟化产生的熟化废气经集气管收集后通过水喷淋+蒸汽净化塔(高锰酸钾)预处理、旋转式蒸馏炉采用二甲醚为燃料(园区市政通气后更换为天然气),1号旋转式蒸馏炉废气经旋风除尘+二级喷淋(高锰酸钾→多硫化钠)+一级活性炭吸附预处理、2号旋转式蒸馏炉废气经旋风除尘+三级喷淋(高锰酸钾→稀硫酸→多硫化钠)+二级活性炭吸附预处理,上述3种废气预处理后合流引入强制冷冻室降温,再引入废气处理中心集中处理,经四级喷淋(高锰酸钾→稀硫酸→多硫化钠→高锰酸钾)+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集中收集的预处理后的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满足《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2/1422-2019)表1汞冶炼标准,铊及其化合物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20)表3标准,通过1根38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旋转蒸馏炉出渣机排出冶炼渣时产生粉尘,经排口集气罩收集,经旋风+布袋除尘处理后,颗粒物满足《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2/1422-2019)表1汞冶炼标准,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汞精粉、废汞矿石(粉)破碎产生的破碎粉尘经集气罩收集,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颗粒物满足《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2/1422-2019)表1汞冶炼标准,通过15m排气筒(DA003)排放。

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出渣、破碎未收集到的粉尘、原料、冶炼渣储存、转运粉尘,通过生产车间、渣库封闭,工艺环节设置有集尘、除尘措施,厂内道路已硬化,车间洒水降尘,同时定期进行地坪清洗,减少无组织粉尘排放。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确保厂界汞及其化合物满足《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1422-2019)表2汞冶炼无组织排放浓度要求,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浓度要求。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布置工业场地;选取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先进生产设备。对风机进行减振处理,进出风口接软头。合理布局机动车行驶路线,控制车速,禁鸣喇叭的措施,加强厂区绿化降噪。确保厂界噪声贡献值昼夜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冶炼渣暂存于废渣堆放区,位于渣库内,建筑面积1000m2,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建设,委托利用前进行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鉴别为一般固废的则外售综合利用 ,鉴别为危险废物的则外委资质单位处置;收尘灰、汞炱、清洗包装含汞沉渣、含汞冰渣、废活性炭、初期雨水沉渣收集后不进行临时储存,汞炱返回蒸馏炉利用,其余作原料返回生产工序利用;化验室含汞废渣收集后暂存于危废间,与原料一同进入预处理工序处置;净化水池、全厂废水收集池废水化学处理沉渣、破损包装袋、废机油分类暂存于危废间,位于渣库内,建筑面积20m2,交由资质单位处置。项目存渣的一般固废、危废贮存设施均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建设。项目管理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要求执行;危险废物的转移须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 第 23 号)执行,并做好相应台账记录。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防控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防渗设计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执行,根据厂区各生产功能单元是否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及其风险程度,将厂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其中重点防渗区包括生产车间、渣库、成品库房、初期雨水收集池、废气处理中心净化池、全厂废水收集池等区域,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或参照GB18597执行;一般防渗区包括燃气房、废气处理中心、循环水池、配电房、化粪池等,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简单防渗区包括除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以外的区域,做一般地面硬化。

建设单位应开展地下水质量监测工作,随时了解地下水质量变化情况,该工作应贯穿整个运行周期。共设置3个地下水跟踪监测点,分别为Q1、Q4泉点及J1厂区监测井,目的是监测运营期项目区下游水质变化情况。监测因子pH、耗氧量、镉、铬、铅、砷、汞、铊等,监测周期为1次/季。发现监测指标异常,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

报批公示稿-年处置12000吨含汞废物改建项目.pdf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报批公示稿-公众参与说明.pdf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报批公示稿-公众参与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0851-85571099、8698705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