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毕节飞雄机场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毕节机场改扩建工程环境影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12月24日-2020年9月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
0851-85571099(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0851-86987058(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282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邮编:550002
序号 |
建设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1 |
贵州毕节机场改扩建工程 |
毕节市中心区东偏南防线的双山新区响水乡飞雄村 |
毕节飞雄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中环博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
毕节飞雄机场位于距毕节市直线距离18km的金海湖新区响水乡飞雄村(飞雄村和前进村以及官寨村三村的交界处)。一期工程于2011年5月6日开工建设,2013年6月16日正式通航。本项目属于改扩建项目,改扩建工程包括飞行区工程、航站楼区工程、货运区工程、综合保障设施区工程、动力设施区工程、使用油库区工程。 原有跑道不拆除,向东北端延长400m,延长后机场跑道长度为3000m,宽度为45m。新建局部滑行道1900m,扩建后全长2450m,宽度为25m。新建2条垂直联络滑行道,长度均为144.5m,建成后共计4条。新增6个C类机位,扩建后共有14个C类机位。油库区近期规划总库容为4000m3,新建两座2000m3立式拱顶油罐、1座10m3埋地回收罐、1座装卸油泵棚和1座隔油池。现有污水处理站及垃圾中转站迁建至航站区西南侧,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增大至500m3/天工程总投资14004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198.6万元,占总投资的8.00%。 |
(一)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 1、声环境 施工噪声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除工程必须,严禁夜间施工。 2、大气环境 应对土石方、拌合站等集中作业场地定时洒水。拌合站需安装必要的密封除尘装置。取土场施工作业应对挖掘机作业面及装载作业面采取洒水抑尘、大风天气禁止施工等控制措施,以减少扬尘污染。 3、水环境 施工营地开工前,应确保营地生活污水能接入现有污水处理站。建材清洗废水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等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于降尘、混凝土搅拌用水等。 4、生态环境 严格落实水保方案提出的水保措施,优化总体布局,尽可能减少占用林地、耕地,做好表土剥离并妥善保存,待施工完毕后及时对临时施工场地进行植被恢复。施工时应避开鸟类迁徙高峰期。 5、固废 对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集中堆存,不得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置,禁止随意丢弃。临时堆存点应当采取覆盖防尘布或者防尘网等防尘措施。生活垃圾尽量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由市政部门统一清运。 (二)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 1、声环境 根据2030年噪声预测结果,5个村庄LWECPN均超过75dB,飞雄社区卫生室LWECPN均超过70dB。建设单位应对超标住户及卫生室采取隔声降噪防护措施(包含隔声门窗、房屋修缮)。远期目标年LWECPN超过70dB的区域内,避免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2、大气环境: 对油库和油罐加强管理,设置油气回收装置,防止跑冒滴漏。项目食堂产生的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限值要求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楼顶排放。控制和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对居住环境产生影响,定期对各污水处理单元、以及污泥收集池、厂区环境采取消毒处理措施。 3、地表水环境: 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废水一同排到机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机场产生的除冰液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于除冰液废水收集池内贮存,定期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洗车作业及地坪冲洗,生产废水经隔油处理后通过管道进入机场污水管网然后进入机场污水处理站。围堰内的初期雨水收集至油库区隔油池内,经油水分离器隔油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机场建设一座处理能力为500m3/d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MABR生物膜处理,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水质标准后,优先用于机场道路浇洒及绿化,剩余部分排入以渚河。 4、地下水环境: 本工程采取分区防渗措施,为防止项目对地下水造成影响,须对油库的航煤储罐、底油罐、污油罐、回收罐、装卸油棚、油气回收装置、油车库及器材间、隔油及事故污水收集池,污水处理站污水存储、停留及处理主要单元等采取重点防渗措施。 5、生态环境: 主要为鸟类保护措施,包括飞行区安装防鸟网,设置驱鸟车,绿化采用鸟类无吸引力、生长缓慢草类,定期灭虫等减少鸟类食物,清理地面积水及障碍物等。在鸟类迁徙季节设置鸟类观测点,如发现大集群鸟类迁徙情况则应对航班提出预警并适时调整。 6、土壤环境: 占地范围内采取绿化措施,以种植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为主。建立覆盖全区的土壤长期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土壤污染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7、固体废物: 机场建设垃圾转运站一座,运营期航空垃圾与污水处理站污泥、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分拣后由市政环卫部门负责运输、处理。废机油、废润滑油以及初期雨水隔油池浮油和油泥等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20m2),定期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危废暂存间的建设和管理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有关要求进行。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
| |||||
评估意见 |
|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 |||||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
| |||||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0851-85571099、8698705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