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环境评价 > 建设项目审批前公示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2018年5月15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时间:2018-05-14 15:10:35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字号: 分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贵州省正安县白狮水库工程等2个项目环境影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5月15日-2018年5月2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5571099、86987058(行政审批大厅)   

  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遵义路59号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处   

编:550002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贵州省正安县白狮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白狮水库位于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白花村,坝址所在流渡河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芙蓉江右岸支流,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2′53″、北纬28°19′03″;坝址距流渡镇政府8km,距正安县城55km,距银白高速和平收费站17km

正安县水务局

河南金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一)项目背景及建设内容

白狮水库位于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白花村,坝址所在流渡河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芙蓉江右岸支流,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2′53″、北纬28°19′03″;坝址距流渡镇政府8km,距正安县城55km,距银白高速和平收费站17km。

白狮水库正常蓄水位785.00m,相应库容为948.00万m3;死水位768.00m,相应库容为156.00万m3,总库容1029万m3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白狮水库工程任务为解决滨江新区、流渡镇区以及土坪镇区城镇居民生活生产用水以及上述城镇区周边农村40805人和36726头牲畜的人畜饮水,同时为10481亩耕地提供灌溉用水,年供水总量1396万m3,其中人饮供水量为1095万m3/a,灌溉供水量为301万m3/a。本枢纽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主坝)+混凝土重力坝(副坝)+坝身溢洪道+塔式取水口+坝身取水管组成,输水工程由输水管道、输水隧洞、输水管桥、泵站及出口水池组成,大坝设在流渡镇上游约6.5km处流渡河上。工程总工期30个月。

(二)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报告书》,本项目涉及流渡河目标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芙蓉江为类水质标准。

对本工程所涉及河段水质现状进行了现场监测及室内分析,根据监测结果,流渡河断面所有的水质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达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水质现状较好,芙蓉江断面粪大肠菌群超标,达不到类水标准,其余监测因子均达到Ⅲ类水标准,分析芙蓉江断面超标原因是上游生活污染源较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芙蓉江,造成芙蓉江水质超标。同时,为进一步了解白狮水库坝址断面水质是否满足人饮供水功能要求,本次环评分别参考了《芙蓉江流域(贵州境内)综合规划环评报告》及《白狮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坝址断面的监测资料,监测时段分别为2015年4月、2017年8月。监测结果显示坝址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满足人饮供水水质要求。

2.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报告书》,白狮水库评价区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报告书》,环评在环境空气监测设置的5个监测点中,NO2、SO2小时浓度、NO2、SO2日均浓度、PM10、TSP日均浓度监测值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说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4.生态环境

根据《报告书》,项目位于山区,山高坡陡,重力侵蚀和水蚀严重,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较为突出。区域生态环境受到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生态系统脆弱。

评估区发现珍稀濒危植物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南方红豆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种:香果树。

在大坝下游右岸(油渠附近)分布4株古大树种(2株枫香、1株刺楸、1株灯台树),位于大坝下游右岸600m(直线距离500m)。

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分布在评价区各地,不在水库淹没区。评价区有贵州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0种,包括鸟类6种,包括斑啄木鸟、黑枕黄鹂、大山雀、四声杜鹃、大杜鹃、戴胜、蛙类 9 种及蛇类15种分布。

(一)施工期

1.环评提出了生态影响的避免、减轻和补偿措施。施工期间实施驱鱼措施,汛期后对基坑内的鱼类进行集中捕捞放生,按照林业主管部门规定和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宣传,恢复植被和动物生境,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

2.基坑废水沉淀处理,砂石加工系统废水采用DH高效污水净化器处理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采用絮凝沉淀处理。上述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机械修配场机修废水经沉砂+二级隔油后回用。

施工期枢纽区生活污水采用隔油+三格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外排或用于周边耕地和植被绿化。输水区每个施工区设1套污水处理装置,共设12套。输水区共设置12台混凝土搅拌机,在各施工点地势较低处配套修建12座沉淀池,将生产废水收集自然沉淀后回用。白水隧洞产生的隧洞废水沉淀后回用生产。管桥施工应选择在枯期施工,在桥梁垫座、基础、边墩施工过程中采取开挖截流沟、布置初期拦截雨水防止河床底泥、边坡弃渣进入河流水体。施工过程中的含油废水应严格控制,防止施工机械的跑、冒、滴及泄露,并在两岸各布置事故水池1座,共4座;生溪坪管桥混凝土拌合系统位于4#施工中心、岩夹塘管桥混凝土拌合系统位于5#施工中心,纳入管线区混凝土拌合系统废水一并处理。沿芙蓉江岸管道施工严禁向河道排放废水。

3.环评要求优化施工工艺并采取降噪措施,对道路洒水降尘,加强公路养护。针对交通噪声、爆破噪声,对噪声源、传播途径等实行控制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区环境空气质量和声环境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建设单位在下一步工作中应优化施工布置方案,选择环境友好的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做好土石方调配平衡。按相关要求剥离表土并堆放于表土临时堆场。

弃渣场应先建好挡渣坝、截水沟等设施并保证工程质量,再进行土石渣料堆存,并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坡面工程及临时工程应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应进一步优化开挖边坡设计,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

4.本工程枢纽区设1个弃渣场,输水区设3个弃渣场,为了防止弃渣增加水土流失量,应该对土石弃渣采取妥善处理措施。堆渣前,先拦后弃,并做好水保措施。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时将弃渣及表土清运至弃渣利用点及渣场堆放,禁止将生活垃圾及弃渣等弃至河道、库区。施工过程中机械维修产生废机油、废油抹布、废油桶等属于危险废物,建设单位应按照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进行收集和暂存,并委托有处理危险废物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置。

5.工程至规划水平年需搬迁人口为432人(其中淹没区345人、影响区87人):对搬迁安置人口全部采取本组或本村相邻组后靠分散安置。安置区应设置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小型污水处理站或人工湿地),减少安置区入河污染物排放量。环评要求安置的移民安置点选址应位于今后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外,避免二次搬迁。

6.建设单位在初期蓄水前须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库底清理设计规范》(SL644-2014)的相关要求对库区进行清理,库底清理完成且验收合格后方能蓄水。

7.在坝前设置3台(2用1备)水泵抽水下放生态流量,至水库水位至764m高程处,启用生态放空管过水并停用水泵。由环境流量放水管下放环境流量,环境生态流量不小于0.0785m3/s,保证下游环境用水需求。

在水库初期蓄水前,在坝下建成生态流量实时监测系统,并与主管部门联网。环评根据《饮用水保护区划定技术指南》,初步划定了白狮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

(二)运营期

1.白狮水库坝址下游无重要鱼类栖息地,环评综合比较后采用Tennant法多年平均流量的10%即0.0785m3/s作为运营期生态流量。水库运行期间应按照要求设专用管道下放生态流量,并留有一定的余量,管路不得设置关闭下泄流量的阀门,同时应在泄放口安装流量监控设施,将下放流量的有关数据传输至环保主管部门。

2.在评价区范围内制定切实可行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幼林抚育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对评价区内的植物植被进行保护和恢复,建立白狮水库库区防护林体系。禁止滥砍乱伐、毁林开荒,注意对现有林木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现有林木植被的过度利用和破坏;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和宣传。

3.本工程涉及区域无珍稀特有鱼类,不单独设置鱼类增殖站,环评参考同类水利工程,采取具有合理性及可行性的增殖放流方案,放流工作可委托当地渔业管理部门、科研部门、附近增殖站进行。考虑对滤食性鱼类和土著名优鱼类适当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每年向水库投放鱼苗,保护水库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放流地点选择本工程库尾上游河段。在水库运行期,制定具体的水生生物环境监测方案,定期进行观测、调查、分析和评估,有效保护白狮水库及鱼类资源,投资纳入水库运行费用当中。

4.闸门等机械设备维修产生的废油设危废暂存间进行暂存,并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危废暂存间设置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

5.白狮水库管理处定员18人,水库管理所位于坝址附近,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73m3/d,设三格化粪池收集生活污水,回用于附近农田灌溉不外排。库区禁止网箱养鱼。

鼓励库区上游集雨范围内零散居民合理采用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综合利用于农田灌溉。加强对库周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尽快划定水源保护区、建立水库水环境监测系统与监测制度,设置水污染管理机构。

6.设垃圾暂存池收集生活垃圾,及时清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报告书》,本工程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有施工期炸药和油料、废污水事故排放、大坝溃坝风险、渣场溃坝等。

1.建设单位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期管理,防止爆炸、油料泄漏事故发生。

2.在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废污水可能造成污染,建设单位应修建事故池,事故池容积须不低于8h事故废水暂存要求,避免废水事故排放。

3.严格把好设计、施工、验收质量关。建立防洪预警应急机制,加强日常维护、安全巡察工作,加强大坝安全监测,按照规定经常对闸坝安全进行监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鉴定,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4.建设单位应按照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环保部门备案实施。

2

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司建设的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选址位于铜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铜仁梵能移动能源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铜仁梵能移动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主要从事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和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与制造,公司建设的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选址位于铜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475亩。该公司投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前,公司年产150MW MiaSolé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双玻组件+300MW MiaSolé铜铟镓硒薄膜柔性太阳能组件的生产线正在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进行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厂房、废品库(危废暂存间+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化学品库、水泵房、废水处理站、研发楼等,该生产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于2017年11月3日通过贵州省环保厅审批。目前该用地已经规划为铜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用地。

本项目为二期项目,使用一期修建的双玻厂房2及砷化镓厂房3,新增用地将在在建项目(一期)的基础上,增150MW铜铟镓硒双玻组件生产线+20MW砷化镓柔性组件生产线,以及配套工艺动力设施,最终在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内,将形成600MW铜铟镓硒组件(300MW柔性和300MW双玻)+20MW砷化镓柔性组件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已取得铜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文件(项目编码2017-520600-38-03-423431)

本项目总投资240500万元,环保工程投资5330.16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2.22%。

二)工艺流程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结构由P型的铜铟镓硒薄膜为吸收层、n型的硫化镉缓冲层和氧化锌材料的窗口层形成异质结结构。厂房车间均在负压状态下生产。相对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生产线具有以下优点:电池的光吸收能力强和发电稳定性高;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为15.5%,远高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10%的转换效率;不再使用含硅烷、磷烷等在内的电子特气,也不再使用天然气等气体,生产线运行的安全性得以大大提高;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物少于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 经过处理之后对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1、铜铟镓硒(CGIS)薄膜双玻太阳能生产线工艺流程

根据《报告书》,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是将数层薄膜(依次是背电极、吸收层、窗口层、顶电极)沉积在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上,衬底上沉积的第一层为 Mo/Ti 层(钼/钛层),作为不透明的背电极,然后覆盖P型的Cu(In,Ga)Se2(CIGSe)(铜铟镓硒)作为吸收层,吸收多数入射光,产生光生电流。再沉积很薄的CdS(硫化镉)作为缓冲层,最后一层为宽带隙的n型重掺杂ZnO(氧化锌)作为透明的前接触。成品率达到92%以上。铜铟镓硒(CGIS)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分为两部分:前段工艺和后段工艺。

(1)前段工艺(双波产品前段工艺)

前段工艺主要产出小面积电池。工艺包括:①不锈钢卷清洗(纯水清洗,无添加剂)、②Roll Coater(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薄膜沉积):采用不破真空连续溅射制备太阳能电池各膜层,属于MiaSole公司的双旋转柱靶磁控溅射工艺。电池片切割(第一次);④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封装带+金属线装配,封装原理为低温压合。电池切割(第二次);⑥电池带通过 Surlyn+PET+Surlyn (沙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沙林)胶带以及金属引流导线简易封装得到105个312mm×43.75mm 尺寸的电池(Cell)。经过外观检测(金属线形貌等)、电性能检测,选择效率在 13%以上电池为合格品。

(2)后段工艺

后段工序则将小面积电池通过金属线外部串并联连接,铺设于玻璃衬底上,并经过后段层压封装工序,得到双玻组件,然后安装接线盒、测试并装箱。主要工艺有:

前板玻璃清洗皂化剂环保清洗剂 Fisher 2000-31A,环保清洗剂 Fisher 2000-10B)边封胶涂覆边缘密封胶为 HelioSealPVS 101)、DNP(PE+PET铝塑膜)封装胶膜铺设电池铺设将72个子电池分成两串,铺设于前板玻璃上每串36个子电池通过金属导流线形成外部串联连接)、蝶形二极管装配二极管带条装配二极管串与 decal(封装)薄膜装配成体,形成完整的二极管带条)、二极管带条铺设二极管热压汇流带铺设连接边角胶带敷设DNP(PE+PET铝塑膜)后封装胶膜铺设背板玻璃清洗A标背板玻璃面打上序列号标识)、合片背板玻璃与已铺设好电池片、封装胶膜的前板玻璃叠层)、层压加热使其中的 DNP 材料、边缘密封胶为丁基胶,温度为160 度)、二极管检测二极管通电,通过红外摄像头检测组件上的缺陷)、接线盒焊接焊锡丝, 200-300 度)、灌封胶固化灌封胶材料为 PV7030)、高压测试电性能测试成品外观检测装箱。

主要污染物有双玻组件接线盒焊接产生的废气双玻组件层压、接线盒安装产生的有机废气。前/背板玻璃清洗废水(双玻组件后段工艺)。固废有贴层切割、电池片切割等工序产生的废边角料,磁控溅射产生的废靶材、反应残留物以及各种原料的废包装物等。

2、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工艺流程

砷化镓厂房为封闭式,各工段为负压状态下生产,主要工艺如下:化学机械抛磨(CMP)(使用抛光剂及次氯酸钠)、晶片清洗(使用硫酸)、沉积砷化镓外延层(采用自主研发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MOCVD法在单晶砷化镓晶片上外延生长砷化镓薄膜,制作电池组件、沉积金属背电极:晶片二次清洗主要使用标准一号清洗液,也称作SC-1清洗液H2O2和NH4OH混合后的碱性溶液,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本项目采用溅射镀膜法PVD,其镀膜过程: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带电离子电场作用离子加速高能离子撞击靶材溅射发射靶材原子飞向基板形成沉积获得薄膜。绝缘层涂抹压电式涂墨打印原理在晶片表面附着一层绝缘层压合聚合薄膜材料把聚合薄膜材料PET贴合在晶片表面,然后进行压合。分离外延层ELO(Epitaxial lift-off)采用主要成分为氢氟酸的剥离液,将外延层与晶片完整分离,剥离后,使用硫酸来去除晶片表面的氧化层。湿法刻蚀(WE)是使用酸双氧水和盐酸作刻蚀剂沉积金属前电极:丝网印刷、电化学沉积(用氢氧化钾溶液清洗电池表面多余的油墨,再利用电解原理在薄膜电池上面沉积一层金属Cu电极,化学沉积时,镀层金属做阳极,薄膜电池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薄膜电池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切割激光切割形成电池连接电池形成阵列

3、纯水制备系统工艺流程

纯水制备系统以自来水为原料,采用二级反渗透工艺,主要工艺包括过滤、超滤、二级反渗透、杀菌等过程制水过程有超滤废水和反渗透浓水产生

(三)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报告书》,本项目周边敏感点菖、茶山坑大兴镇镇政府、虾蚣溪、新龙寨、沙坪监测点的TSP、PM10、PM2.5、NO2、SO2日平均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SO2小时平均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硫化氢、氨、氯化氢、硫酸雾、砷化物满足参考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非甲烷总烃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标准限值;镉、氟化物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附录 A环境空气参考浓度限值中城市地区浓度限值;锌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计算得到一次值标准。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的4个断面,各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说明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

3、地下水环境质量

根据《报告书》,监测点U1、U2、U3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所有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Ⅲ类水域标准要求值,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4、声环境质量

根据《报告书》,厂区东、南、西侧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北侧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虾蚣溪临近厂界村民组及大兴村石灰坡组2处敏感点昼夜间监测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5、土壤环境质量

根据《报告书》,监测点位的各项监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中表4标准从严执行要求。说明目前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6、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报告书》,评价区境内自然植被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其他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有麻栎、枫香、黄连木、白杨、泡桐等;人工植被的种类组成也以中亚热带区系成分油桐、油茶林、杉树林为主。主要农田植被水稻、玉米、小麦等。

环评现场调查,评价区范围内无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的分布,未发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四)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区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需要保护的名胜古迹、文物等。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清下水。其中生产废水主要为生产工艺废水(砷化镓生产工艺中的清洗废水及喷淋塔排水),净下水为纯水制备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包括反冲洗阶段的冲洗废水)、锅炉尾水及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外排水(冷却塔废水)。

(1)生产工艺废水(包括清洗废水及喷淋塔排水)

砷化镓生产过程中,在晶片抛磨和清洗产生的含砷废水(高砷)、湿法刻蚀和晶片二次清洗产生的含砷废水(低砷)、外延片剥离废水(含氟、低砷)、工艺酸碱废水(不含氟)等,酸/碱含砷含氟废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站,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1200m3/d)处理达标后,进入园区污水管网,后进入灯塔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酸性废气洗涤塔排水(含氟废水)、碱性废气洗涤塔排水(不含氟)。含氟废水、碱性废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站,处理后经厂区生产废水总排放口排放。

(2)净下水

反渗透废水对于反渗透废水,虽然其COD、氨氮、浊度等指标均较超滤弃水小,但由于其总含盐量较高,一般的混凝沉淀等废水处理工艺对该指标的去除率有限,只能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等措施才能达到大幅度去除的效果。而废水盐度较高,若回用于冷却水系统,长时间会引起系统管道设备结垢,影响冷却效果。此类废水建议采用直接排放城市雨水管网的方式予以处置(污染物种类较少,且COD、氨氮、浊度等指标均较超滤弃水小

锅炉尾水及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外排水(冷却塔废水)锅炉尾水及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外排水(冷却塔废水)为净下水,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标准,排入园区水管网。

(3)生活污水经“隔油隔渣+三级化粪池”处理后达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在项目总排口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指标包括pH、COD、NH3-N、总砷、氟化物、流量等指标,并按规范接入环境管理部门。

4、地下水污染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生产、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控制。

项目采取分区防渗,重点防渗区包括危险化学品库、危险废物暂存间生产厂区、原料库、产品库等地坪污水处理站、事故水池、化粪池、隔油沉淀池、及其污水收集管网和设施等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的要求进行防渗,防渗层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 和厚度≥ 6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一般防渗区包括道路、研发区、生活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

简单防渗区包括其他区域(含绿地)一般硬化(或绿化)即可。

井泉Q10位于厂区边,Q11位于厂区内,项目建设及运行对这两个泉点的影响较大,要加强厂区周边地下水的监测,特别是对Q10(距离厂区下游10m)的监测,确保厂址附近潜水不因项目建设而受到影响。建设单位应认真落实日常管理和信息公开计划,制定详细的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铜铟镓硒(CGIS)薄膜双玻太阳能生产

镀膜废气干式尾气处理设备,其处理原理均为化学反应+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不低于99.9%经处理后的硒化氢和硫化氢分别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1-2007)将车间标准换算成“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硒化氢)和《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13)表4 的要求后经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度不低于15m。设置硒化氢自动报警装置。

切割粉尘经负压收集后(收集效率99.9%),少量粉尘的气体再经过储存桶出口外的 HEPAENERGY SAVER 高效过滤器过滤由超细聚丙烯纤维滤纸或玻璃纤维滤纸、无纺布、外框材料等构成,高效过滤器处理效率不低于99.9%,处理后的粉尘经15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

焊接废气:接线盒焊接产生的焊接废气收集经过焊锡烟雾净化器处理,处理效率不低于95%,焊接废气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汇流带制作工序产生的焊接废气通过负压收集之后与焊接废气汇合通过15m排气筒排放。焊接废气收集效率约为 90%,焊接废气排放速率和浓度均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中太阳电池的要求

层压废气直接通过厂房顶部 15m 排气筒排放,符合参照《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要求(最高允许排放速率0.7kg/h(烟囱高度15m),浓度20mg/m3

(2)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生产

MOCVD工艺尾气:MOCVD 的工艺尾气中含有微量未参与反应的磷化氢、砷化氢,以及未沉积在衬底表面的颗粒态含砷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等。生产厂房内设有3套MOCVD生产设备,在每台MOCVD设备上配备2套冷阱装置,剩余尾气再经过热解冷却,冷却过滤砷化氢、磷化氢分解形成的固体颗粒物及冷阱1未吸附的含砷固体颗粒物;剩余废气再经1套干式吸附净化装置,干法化学吸附,随后经一套H13高效过滤器,去除其中的砷化氢及磷化氢等气态污染物和进一步去除含砷含磷颗粒物,净化后的尾气通过15m高排气筒外排。

经处理后尾气中,砷化氢、磷化氢、以及“颗粒物中的砷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浓度可满足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的限值要求。

酸性/碱性废气处理系统酸碱废气来源于工艺流程中使用各种酸液蚀刻、清洗过程,主要污染物为氯化氢、氟化氢、硫酸等;碱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氨等。

生产厂房3拟设置1套酸性废气处理系统和1套碱性废气处理系统分别进行处理。处理系统由酸性(碱性)废气吸收塔、排风机、喷淋装置、NaOH 碱吸收液(硫酸吸收液)供给装置和排风管等组成,酸性(碱性)废气在洗涤塔内经碱吸收液(或酸吸收液)喷淋处理,达标后再经15m高排气筒排入大气。

有机废气:产生有机废气生产工位采用1套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净化处理,该装置对有机废气的吸收效率为90%以上,净化后的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中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限值要求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

(3)其余公用工程

项目燃烧天燃气产生的废气通过引风机经排气筒(15m高)排放,颗粒物、SO2、NOx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要求(SO2≤50 mg/m³、NOx≤200mg/m³、颗粒物≤20 mg/m³)。

本项目食堂厨房油烟经高效静电除油烟装置处理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即油烟浓度≤2mg/m3)后,经内置烟道引至楼顶高2.5m排放

项目西北侧新设置一座砷化镓污水处理站,主要的恶臭气体是NH3、H2S。污水处理站为全封闭式+除臭设施排气筒外排,污水处理站恶臭对区域空气环境影响较小。

一、二期主要共用的是基础设施(包括厂房、锅炉房、动力、气站等)、二期其中150MW的双玻位于厂房2,与一期150MW为同一厂房,同一生产工段,大气处理环保设施均共用。安装废气排口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对于各生产设备应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厂区布置;设备安装时采用减振措施,保持设备运转正常;对强噪音设备均进行隔音措施,做好噪声设备隔音、降噪等措施;加强厂区绿化,施工期噪声须满足《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噪声须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一般固体废物:镀薄膜用的各种废靶材(Mo/Ti、 CIG、AZO、 CdS 等靶材)、部分靶材反应残留物(Mo/Ti、 CIG、 AZO、 Se)、废金属靶材交由供应商回收;废密封胶、粘接胶及灌封胶、废焊锡膏、废研磨盘、废 PET 塑料、废银胶、水处理吹脱工艺硫酸氨晶体由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废包装物由废品回收公司回收。

危险废物:废靶材(CdS靶材)、靶材反应残留物(CdS)由供应商回收;裁切边角料、除尘器收集粉尘、镀膜废气吸附罐、废酸(含废刻蚀液、废剥离液)、废碱、废绝缘墨水、废油墨、电化学沉积废液、废有机溶剂、 废矿物油、含砷冷阱填料、废含砷吸附筒、各种液态化学品的包装材料、废活性炭、废离子交换树脂、废机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不合格产品(太阳能电池板)暂按危险固体废物设置,由厂家回收;食堂废油脂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纯水装置的废滤芯由供应商回收;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废靶材由供应商回收利用;其他的危险废物交给有资质单位处理;一般固废由供应商或第三方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则委托环卫部门定时清运。

厂区内建设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库,一般固体废物贮存的废品库建设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要求,采取防渗、防流失措施。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主要风险来源于储存危险物品环保设施故障污染事故。本项目依托事故应急池及污水处理站调节池等,一旦发生事故,应该立即停止生产,待治理设备正常运转后方可进行生产作业,立即以杜绝事故排放。本项目尚未构成重大危险源,且项目不属于环境敏感区,但是危险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将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危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应落实本报告提出的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尽量减缓事故影响。

全厂生产废水及生活废水1382.74m3,一期事故水池设置为1000m3,由于一期事故水池还未建设,考虑到全厂废水统一排放,考虑事故消防废水,将一期事故水池增至2500m3,不另行选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