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子项目5万t/a电解二氧化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等2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3月16日-2016年3月25日(7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5571099、86987058(行政审批大厅)
传 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遵义路59号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处
邮 编:550002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子项目5万t/a电解二氧化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2号地块,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内 |
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
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项目位于铜仁市玉屏县大龙镇北大龙经济开发区内,总占地面积2680亩,由热电联产生产区、电解锰生产区、硫酸锰生产区及其他公辅区域组成。该项目充分利用国外锰矿资源,弥补国内锰矿资源的严重不足,生产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及电解锰精深加工等锰系列产品。2014年 12月,贵州省环境保护厅以“黔环审﹝2014﹞110号”文对铜仁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园项目进行批复。 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加强产业升级改造,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拟于大龙煤电锰一体化工业园内新建5万t/a电解二氧化锰项目(3万t/a碱锰电池EMD、1万t/a锰酸锂电池专用EMD、1万t/a高性能碱锰电池专用EMD)。本项目厂址规划于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2号地块,占地面积14.05hm2,生产原料均采用进口高品位氧化锰矿。本工程将氧化锰粉和硫酸溶液化合浸出,生成硫酸锰溶液,待pH值调节达到工艺要求时由送料泵送至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硫酸锰溶液经过滤除杂后进入电解槽电解,其阳极钛板上的EMD粗产品经称重破碎后送至漂洗桶进行循环漂洗,并用NaHCO3中和,再用热水漂洗,合格的二氧化锰由带式输送机送入雷蒙机,合格的粉料通过混料后包装外售。 项目总投资9125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42万元,占总投资的1.7%。 |
(1)施工期: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用水和场地的防尘洒水,不外排;修建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用水。施工营地设置旱厕,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附近林地、农田灌溉,不外排;合理选用低噪声设备及控制施工时间等来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期环境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定期清扫施工区及道路尘土,并采取洒水扬尘措施;及时将废弃泥土、建筑材料弃渣清运至指定地点;运输车辆不宜装载过满,同时采取遮盖、密闭运输方式;对易扬尘散装物料堆放点,在天气干燥、风速较大时,用帆布或塑料布覆盖或设简易材料棚;硬化施工场地和道路等措施以降低扬尘浓度,从而降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中应尽量做到挖填方平衡。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废弃土石方及各种废建筑材料禁止乱堆乱放,应集中堆放统一运至当地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现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后,运往当地生活垃圾处置场进行处置。建设单位应对场地表层土进行剥离,并堆存在场地内指定地点,待施工结束后用于覆土绿化,严禁随意丢弃。 (2)营运期:漂洗废水经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过滤后返回成品处理工序和洗渣工序作为漂洗用水及洗渣水,不外排;地坪冲洗废水、洗浴废水经沉淀后,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不外排;本项目拟建工业废水处理站1套,采用沉淀、曝气氧化、石灰水中和等工艺,处理规模为100m3/h;机封冷却水经隔油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地埋式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至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同时,厂区内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固废淋滤液渗入地下水,项目厂区必须采取严格的工程防渗措施,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处理区、循环水处理区、事故池及初期雨水收集池等,应进行防渗处理,混凝土池体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池体内表层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渗涂料。污水池混凝土抗防渗等级为 S8级。污水管道尽量架空铺设,如采用地下管道,应加强地下管道及设施的固化和密封,采用防腐蚀、防爆材料,防止发生沉降引起渗漏,并按明渠沟敷设。矿粉投料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粉尘采用水膜除尘器进行除尘;破碎粉尘、磨粉粉尘、掺混粉尘及烘干粉尘均采用布袋除尘装置进行处理。硫酸雾主要来源于化合工序和电解工序,化合工序含酸雾气体采用集气管道通过玻璃钢风机送入玻璃钢酸雾净化塔,用碱液溶液进行吸收中和。电解车间电解槽采用发泡剂覆盖槽面,有效减少硫酸雾蒸发,同时设置多台轴流式通风机强制通风。原料堆场采取设置喷雾洒水装置,防止堆场扬尘的产生。运营期的噪声控制通过选取低噪声设备,对各生产加工环节中噪声较为突出的,产噪较大的独立设备,采用固定底座、减震、防振等降噪措施,各类泵设置在室内或地下,做好基础减振和密闭隔声,风机噪声安装消声器,同时,加强厂区及四周绿化。待本项目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需对压滤渣、除杂渣、生产废水处理站污泥进行危险废物鉴别,根据鉴别结果,按照环境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破碎、磨粉粉尘经收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废机油属于废矿物油类危险废物,在机修车间内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一定量后,交于具有相关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污水处理站污泥经干化池干化后定期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厂区修建生活垃圾暂存池一座,生活垃圾应及时运输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公众参与情况:采取现场张贴公告、政府网站公示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公众意见调查。共发放个人调查表100份,团体调查表20份,调查结果:96%的被调查个人和100%的被调查团体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无反对意见。 相关部门意见:铜仁市发改委出具了同意本项目备案的文件。 |
2 |
改建铁路湖林支线湖潮至清镇段 外迁工程 |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观山湖区、贵安新区及清镇市境内 |
贵州贵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起于沪昆铁路石板哨站,于三岔路接入既有湖林线,并设联络线引入既有清镇站。本项目建筑长度为33.568km。全线共有铁路桥梁9座,新建隧道10座,湖林支线改移工程新设2个车站(麦坪站、清镇北站)、1个线路所(山林边线路所)及改建车站(石板哨站)1个。全线共拆迁房屋面积 190107.30m2,800m穿越花溪省级地质公园花溪-天河潭景区。CK8+190--CK14+430共计6.24km,穿越阿哈水库准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本线通过运量上行主要为毕节地区流往贵阳及周边的煤炭及煤化工产品,下行主要为贵阳及织金、大方及周边的粮食、石油、矿建及生活物资等。客流密度近期(2025年)135万人/年,远期(2035年)200万人/年。 本工程项目路线方案总投资228828.57万元,环保投资11262.11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4.92%。 |
(1)噪声:应加强施工期噪声管理,全线声环境敏感点共29处,在声环境敏感点附近夜间尽量不进行施工或安排低噪声施工作业。石板哨站周边分布有杨岔路村,麦坪站周边分布有秧田坝村,车站作业尽可能采用无线电列调,减少不必要的鸣笛及广播。运营期设置桥梁吸声式声屏障,总长1175m,计2350m2;路基吸声式声屏障,总长2905m,计8570m2;设置隔声窗9620m2;根据预测,1#杨岔路、2#花鱼井村等23个点的近期及远期部分预测点位预测值超标,9#小高寨等3个点远期部分预测点位预测值超标。在运营期,运营单位应加强对沿线敏感点的声环境跟踪监测,采取进一步措施。 (2)废水:涉水工程主要为跨阿哈水库上游水体上游农灌沟的王家山大桥(中心里程CK11+190)、涵洞CK12+165、涵洞CK12+865,农灌沟穿过王家山大桥后经0.92km汇入小车河,小车河流经11.43km汇入阿哈水库。桥梁施工应尽量选择在枯水期施工,同时严格做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对位于阿哈水库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的线路CK10+955-CK12+900段共计1476m(不包含王家山大桥)的路基两侧设置截排水沟,并在低洼处分段设置事故池6座(70m3/处)。王家山大桥桥面排水采取雨污分流的方式,对王家山大桥(CK10+955-CK11+424)封闭桥梁排水,采用单独系统的污水排水管引入设置在桥梁两端的事故池,共2个(70m3/ 座),事故池仅收集事故状态下的污水。对靠近花溪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半边岩隧道改由出口段施工;云凹隧道进口(YC1K2021+760)及半边岩隧道出口(YC1K2023+323)隧道施工废水经沉淀、气浮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后,统一收集用作场地洒扫或农灌,不外排。本项目拟设置施工营地9处,共计9处化粪池,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的生活废水用于农灌。石板哨站生活污水经处理满足《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TB/T3007-2000)中铁路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后消毒回用于车站洒扫或绿化,不外排,处理能力为10m3/d。麦坪站采取复合型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满足《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TB/T3007-2000)中铁路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后消毒回用于车站洒扫或绿化,不外排,处理能力分别为7m3/d 和20m3/d。山林边站定员配备少,产生的生活污水仅为1m3/d。采取厌氧滤罐处理山林边线路所生活污水, (3)大气:施工期在开挖、钻孔回填土方应洒水喷湿,遵循施工规范、文明施工。大型施工场地如梁场、拌合场、材料堆场等设置车辆冲洗处,浅水池等,车辆出场须将车轮及底盘冲洗干净,不带泥沙上路。各施工营地应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并设置油烟净化装置。 (4)固废:建筑废料要及时清运,可送到当地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或作妥善处置。废机油、废液压油、废乳化剂及浸油废料等属于危险废物,定期将废机油送往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置。站段职工生活垃圾、旅客候车垃圾、旅客列车垃圾定点收集、储存,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5)风险:按照该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落实地质灾害危险防治措施,对不同的地质灾害及隐患采取不同的工程防治或避让措施,保证环境安全。全路段施工时,要注意高边坡引起的滑坡和崩塌路段,要采取有效的预防监控、搬迁和工程措施,防止地质灾害风险事故的发生。 报告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并按程序进行了公示。本次调查共发放团体问卷调查表23份,回收23份,回收率100%;发放个人问卷调查表 640份,回收629份,回收率98.3%。有94.95%公众对该项目持支持态度,有4.73%的不关心,反对的5人仅占0.82 %,对5名反对人员进行回访后,有3名表示支持项目建设,2名表示无所谓。所有的团体对项目建设表示支持。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