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辐射监管 > 辐射类项目审批前公示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8月拟作出的220千伏铜仁泉都变第二台主变扩建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表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
发布时间:2024-08-05 17:05:39 来源: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fsc
字号: 分享:

根据建设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220千伏铜仁泉都变第二台主变扩建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况予以公示,公示期2024年8月5日-2024年812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6987058(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辐射处

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270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

    编:550002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220千伏铜仁泉都变第二台主变扩建输变电工程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德江县、石阡县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

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220kV泉都变电站本期扩建一台容量为180MVA的主变,户外布置;220kV配电装置前期采用单母线接线,本期工程完善为双母线接线;新增1组10kV并联电容器,容量为1×4×8016kvar。

(2)500kV铜仁西变电站扩建1个220kV出线间隔至220kV泉都变电站。

(3)新建1回铜仁西变~泉都变220kV线路,长约88km,按单、双回路方式架设。其中双回路线路长约1.5km(铜仁西变侧,与备用线路共塔,本期单边挂线),单回路架空线路长约86.5km。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20kV泉都变电站及500kV铜仁西变电站本期扩建工程施工占地及施工活动均在变电站前期已建围墙内,本期扩建工程均不新增占地,对站外生态环境无影响。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为新建输电线路的施工期对建设区域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项目临时占地一般选择占用荒地、灌草地或林分较差的林地,临时占地会破坏部分自然植被和林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一般在施工结束后即可恢复。塔基永久占地实际仅限于铁塔的4个支撑脚,砍伐量相对较少。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区附近兽类可能通过迁移来避免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本工程建设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声环境影响分析

在有围墙阻挡条件下,220kV泉都变周边声环境敏感目标处昼间噪声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500kV铜仁西变电站本期扩建工程产生的施工噪声很小,对周围声环境敏感点噪声影响很小。根据输电线路塔基施工特点,各施工点施工量小,施工时间短,单塔累计施工时间一般在2个月以内。施工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亦会结束。

3.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项目各施工点产生扬尘的施工时间均较短,待施工结束,施工扬尘影响亦会结束。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人员租住当地民房,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租住民房和站内已有的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变电站扩建工程产生的少量余土应外运至当地政府部门指定的位置综合利用,施工建筑垃圾及废旧装修材料等,均可经分类收集后清运至有关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5.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废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通过采取一档跨越,不在水中立塔等措施,项目建设不会影响输电线路沿线跨越水体的水体功能和水质。

6.对湿地公园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输电线路采取一档跨越湿地公园,不在湿地公园范围内立塔,通过采用无人机、张力放线等方式,不会在湿地公园内设置牵张场、堆料场和施工道路等施工场所、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施工过程对森林公园的干扰和破坏。

7.对地质公园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输电线路采取一档跨越地质公园,不在地质公园范围内立塔,通过采用无人机、张力放线等方式,人力、畜力运输、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施工过程对地质公园的干扰和破坏。

8.对森林公园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变电站扩建工程均在前期已建围墙内,本期不新征占地;项目输电线路采取一档跨越森林公园,不在森林公园范围内立塔,森林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风景资源。项目建设不会破坏森林公园内植被和影响植被生长,不对其森林风景资源造成破坏和影响。

9.对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输电线路已对沿线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进行了避让,不涉及占用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范围。本项目线路临近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时,不在敏感区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不设置临时场地、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敏感区,对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无影响。

10.对重要生境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涉及一档跨越候鸟迁徙通道重要区域(越冬地、繁殖地),不在候鸟迁徙通道重要区域范围内立塔,不占用生境,距离生境核心区域距离较远。本项目跨越重要生境段位于重要生境区域边缘,对重要生境影响较小,对候鸟影响较小。

11.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影响分析

水源保护区内及临近的塔基均采用人工开挖基础,施工机械简单,可分解后采用人力畜力运输,减少了植被破坏;项目杆塔基础施工时拟采用商品混凝土或人工搅拌混凝土对基础进行浇筑,通过采取施工前科学计算施工用水量、现场设置储水罐等措施,基本不产生生产废水。项目塔基距离一级保护区较远,在采取上述环境保护措施后,施工废水不会对水源保护区水质产生污染影响。

(二)营运期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涉及一档跨越候鸟迁徙通道重要区域(越冬地、繁殖地),本项目输电线路在迁徙通道重要区域边缘一档跨越,距离核心区域较远,对迁徙过来繁殖及过冬的候鸟影响较小。因此,线路对鸟类迁徙通道基本无影响。项目运营期需砍伐树木的量很少,主要为定期的少量修剪。

项目运行期基本不会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及地质公园内植被、植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不会对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产生影响;不会对森林公园内植被及景观带来较大冲击,不会对风景名胜区景观带来较大冲击。

2.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类比监测结果,预计220kV泉都变电站本期扩建工程完工后,四周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也将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4000V/m及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根据独山500kV变电站厂界四周类比监测结果,预计本期铜仁西变220kV出线间隔扩建工程投运后四周厂界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

根据输电线路模式预测结果,在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进行设计的基础上,本项目220kV架空输电线路下相导线与非居民区地面的最低距离为6.5m时,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处地面1.5m高度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10kV/m的限值要求;项目220kV单回架空输电线路与居民区地面的最低距离为10.0m时,地面1.5m高度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和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项目220kV双回塔单边挂线段架空输电线路与居民区地面的最低距离为12m时,地面1.5m高度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和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要求。

本项目新建220kV单回线路在跨越建筑物时,下相线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9m。

根据预测结果,在满足本次评价提出的线路高度进行架设的前提下,本项目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分别满足4000V/m和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类别分析,可以预测本项目新建220kV架空线路投运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很小,线路沿线声环境能够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根据预测结果可知,在落实设计文件及本评价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前提下,220kV泉都变电站本期扩建主变正常运行后,变电站四周厂界噪声贡献值叠加现状监测值后的厂界噪声预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周边声敏感目标处噪声预测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

500kV铜仁西变电站扩建1个220kV出线间隔不会对该变电站声环境影响产生增量,厂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排放限值要求,间隔扩建工程对变电站周边声环境基本无影响。

4.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220kV泉都变电站、500kV铜仁西变电站本期扩建后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新的影响。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废水产生。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泉都变电站本期新增主变压器1台,并新建配套主变集油坑、排油管等设施。泉都变电站前期及本期均不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站内可能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废铅蓄电池直接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本项目铜仁西变电站本期间隔扩建工程对环境不会增加新的影响。输电线路运营期间固体废物为运维检修更换下来的绝缘子等金具,由铜仁供电局物资部门回收处置,对外环境无影响。

6.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为泉都变电站本期新增主变运行过程中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检修时可能引起的事故油外泄。泉都变电站内前期已建有事故油排蓄系统;本期工程将新建主变配套的主变集油坑、排油管等设施,接入变电站已有的事故油排蓄系统。

根据设计资料,泉都变站内现有的1座事故油池有效容积能100%满足本期扩建后单台最大主变油量的容积要求。本项目建成投运后在运营期的环境风险是可控且产生的影响较小的。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220kV铜仁泉都变第二台主变扩建输变电工程--报批公示本.pdf


评估意见

〔2024〕392号-关于对《220千伏铜仁泉都变第二台主变扩建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的评估意见.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窗口0851-8698705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