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506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22 16:17:43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字号: 分享:

刘嘉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牢固树立生态有价理念”的建议

我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通过大力培养生态人才、创新推动价值转化等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强化省内高校人才培养。截至目前,我省共有贵州大学、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24所高等院校开设茶学、生态农业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中药材生产与加工等与生态产品相关专业18个,每年培养学生5000余人,为“两山”转化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学科专业基础。二是积极推广“梵净生态账户”模式。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态账户”,通过将客户的生态行为量化为可交易的积分,构建生态价值与金融服务之间的双向转化机制。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累计设立“生态账户”52万户,发放专项贷款195亿元,为11.66万普惠群体新增授信额度26.38亿元。

二、关于“聚焦有形物质供给质和量”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通过科技赋能、生态改善、产业集聚、品牌打造四轮驱动,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径。一是科技赋能生态产品溯源,提升产品质量。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我厅正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省推动“两山”转化相关政策,通过鼓励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赋予“两山”生态产品质量追溯功能;建立健全我省“两山”生态产品指标体系,逐步完善产品品牌评估体系,强化产品产地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控标准,推动生态产品转化事业健康发展。二是提升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林业生态产品资源储量。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增长。2024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20年的61.51%提升至2024年的63.30%;同时,通过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等方式,为林业生态产品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2024年,我省林草产业总产值达4654亿元,其中,特色林业产业总产值超330亿元、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超850亿元,建成年产300吨山桐子食用油中试基地。三是推动集群发展,大力培育优势单品。我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培育生猪、牛羊、家禽等百亿级产业集群,持续推动《贵州省供粤鸡蛋专项发展规划(2024—2027年)》落实,开展“贵州鸡蛋品牌宣传推介活动”,以“羽出黔山”省级公用品牌为引领,带动“梵净蛋谷”等区域品牌强势出圈。四是打造贵州中药材品牌,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省有关部门贯彻落实《贵州省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建设林下中药材五大产业带,形成“一县一业、多县一群”格局。推动“贵药”品牌建设,助力企业获得“贵州老字号”认证。鼓励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中药产品,重点推进“贵药系列”标准化。建设中医康养线路和相关服务标准体系。

三、关于“促进生态产品从无形变有形实现价值转化”的建议

我省通过跨省协同、制度创新、产业融合等方式,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一是建立健全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赤水河流域方面,2018年至今,云、贵、川三省已签署两轮生态补偿协议,2023年签订第二轮协议,实施期限至2025年。目前正推动第三轮协议签订。我省已按1:5:4出资比例参与补偿资金设立,并设置多个水质监测断面按比例清算资金,2018-2024年拨付云南1.76亿元,促进赤水河保护。乌江流域方面,2024年12月我省与重庆签署补偿协议,以万木断面水质计算补偿金额,双方每年共出资1亿元,2024年重庆向我省补偿516.7万元。二是建立健全用水权改革制度体系。2023年,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出台《贵州省推进用水权改革实施方案》和《贵州省用水权交易规则(试行)》,进一步完善用水权交易制度,积极指导地方推进多种模式的用水权改革。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用水权交易123单,协议交易水量8625万立方米,交易金额3157万元,探索南方丰水地区水资源变“水资产”的创新机制。贵州用水权改革经验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广案例。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近年来,我省围绕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以规划为引领,构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产品体系、一流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城镇体系、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体系,全面推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截至目前,我省已拥有5A级旅游景区10家,A级旅游景区520家。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560个(其中国家级52个)、重点镇99个(其中国家级7个),我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数量并列全国第3位,持续保持乡村旅游优势资源领先地位。

四、关于“建机制抓落实,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有力保障”的建议

我省积极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积极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五难”问题,通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等创新实践,探索“两山”转化的贵州路径。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十五五”专项规划,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已向国家提出相关诉求和建议,呼吁国家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认定难、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等问题,从国家层面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二是开展试点示范。选取雷山县、赤水市等5个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印发实施方案,积极探索贵州特色生态产品价值多元化实现路径,已完成5个试点县GEP核算报告。

下一步,我厅将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有形物质供给质和量,促进生态产品从无形变有形,实现价值转化,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有力保障,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

再次感谢您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如果您有进一步的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沟通。

2025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