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青、张晓慧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黔东南“两山”转换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两山”转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黔东南州生态产业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黔东南州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一是强化监管引领,统筹部署推进。贵州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高质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加强绿色金融政策引导和激励约束,明确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督促金融机构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推动传统支柱产业绿色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跟踪监测绿色融资、绿色保险有关指标,定期通报全省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工作开展情况,引导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金融监管机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完善制度规划,健全组织架构,扩大专营机构设置,瞄准黔东南州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管理体系,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力度,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锦屏联社、交通银行黔东南分行等金融机构分别结合黔东南州实际情况,通过建立绿色信贷体系、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等方式,探索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新路径。三是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助力生态产业发展。截至2025年3月,黔东南州绿色融资余额366.92亿元,同比增长10.75%,其中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53.25亿元,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117.99亿元。
二、关于“优化资金分配机制”的建议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省级财政初步建立了符合重点生态功能区客观实际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力支持黔东南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地区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优化转移支付分配办法,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力度。为弥补重点生态功能区因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财政减收增支,省级财政通过实施一般性转移支付予以适当补偿。从分配结果来看,2021—2024年,省级下达黔东南州转移支付从2021年的334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20亿元,总量达到1564亿元,位居全省第3位。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从8.56亿元增加到11.26亿元,共计40.92亿元,年均增长9.58%,增幅位居全省第3位。二是严格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质效。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相关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使用;生态环境领域转移支付资金坚持“一个专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的原则,已建立各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等按照涉农资金管理规定,由国家重点帮扶县统筹整合使用。
三、关于“搭建生态产品变现平台”的建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多次进行研究部署,要求有关部门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搭建省级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我省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历史机遇,于2023年7月挂牌成立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制定《贵州省林业碳票登记及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初步搭建权益类生态产品交易系统,进一步拓宽我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二是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评价。2024年,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贵州生态产品(物质供给类)品牌评价通用技术指南(试行)》及相关指标体系,并初步开展评价工作,已形成第一批“贵州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四、关于“创建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过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厅积极支持黔东南州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先后指导剑河县、榕江县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麻江县乌卡坪蓝莓产业园、雷山县、锦屏县和天柱县获省级“两山”基地称号。2024年,推荐榕江县、雷山县参加国家生态示范创建评审遴选。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山”转化有关工作部署,继续加大对黔东南州的“两山”转化工作支持力度。一是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与黔东南州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深入开展业务调研,充分发挥黔东南州自然资源优势,主动摸清“两山”转换金融服务需求,下沉服务重心,聚焦“两山”转换服务难点痛点,加大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支持力度。二是强化政策资金支持。省财政厅将继续加强与财政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对黔东南州等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三是创新推广生态产品变现平台。在摸清生态资源家底、做大生态经济蛋糕、激发生态市场活力、畅通生态资产血脉、拓展生态产品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探索,持续开展生态产品品牌评价,动态更新“贵州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四是推动“两山”基地创建。根据后续生态环境部印发的最新规程和黔东南州有关地方创建意愿,进一步指导地方完善申报材料,适时完成省级层面的预审推荐公示等相关工作。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省“两山”转化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如果你们有进一步的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沟通。
2025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