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507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22 16:11:05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字号: 分享:

李开相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我省绿色生态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两山”转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高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建议

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我省扎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创新建立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宣传引导,全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一是探索建立“两山”转化机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我厅正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省推动“两山”转化相关政策,通过建立健全“两山”转化工作机制、积极拓展“两山”转化路径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印发《贵州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行动方案》,系统部署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重点任务;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历史机遇,挂牌成立贵州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制定《贵州省林业碳票登记及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初步搭建了权益类生态产品交易系统;印发《贵州生态产品(物质供给类)品牌评价通用技术指南(试行)》及相关指标体系,并初步开展了评价工作,已形成第一批“贵州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三是强化舆论宣传推介。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办“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论坛,举办“生态日”系列活动,开展绿色生活创建,倡导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积极引导全社会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价值实现。

二、关于“厚植绿色发展优势,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空间和底蕴”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生态产业,促进生态环境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一是优化建设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功能。在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我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管齐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全面排查在建和建成投产项目,对能效水平低于全省对应行业控制目标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对照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能置换、“三线一单”、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要求,严格甄别不符合要求的拟建项目,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二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年来,我省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等重点领域,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全方位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24年,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首次突破50%,达到51.34%,比2023年提高3.39个百分点,增幅全国排名第7位。全社会研发经费首次突破200亿元,投入强度首次突破1%。三是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优势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吸引华为、苹果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数据中心落户贵州,我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前列;我省的绿水青山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截至目前,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有142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贵州依托土地类型多样、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等生态优势,大力推动特色山地农业、休闲农业、特色民宿和乡村康养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茶叶、辣椒、刺梨等种植规模全国第一,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00个。

三、关于“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创新绿色生态资源价值转换的方法和路径”的建议

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资产清查、生态价值转化和试点示范创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支撑。一是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清查。2019—2023年,我省先后在六盘水市、铜仁市、遵义市、毕节市、黔东南州组织开展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和水等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清查和价值量核算,基本摸清5个试点市(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2024年,全面启动我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2024—2026年)摸清全省全民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和水等6类自然资源资产数量、质量、用途、位置等实物量家底,核算价值量。目前,我省已完成2023年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数据收集和系统填报。二是引基金活生态,促供需强价值。2023年,省财政厅主动对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共同承办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多元投资绿色发展”主题论坛,搭建资金供给端和项目需求端直接沟通的平台,签署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等13个协议,签约金额125.9亿元。通过充分运用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投资带动,强化市场化、多元化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强全省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筹融资能力。截至目前,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共投资我省5个项目,投资规模17.5亿元。三是积极申报国家试点。我省有关部门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力争铜仁市申创为国家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并汇报了铜仁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示范创建方面的基础工作、成效及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方面整改的积极进展,助力铜仁市纳入试点范围。

下步工作中,我省将持续深化生态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市场开发和经营主体,拓展生态服务市场,提升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价值;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更多支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查清全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基本摸清自然保护地及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集体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底数;继续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改革、协同推进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再次感谢您对“两山”转化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如果您有进一步的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沟通。

2025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