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6-23 15:09:48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字号: 分享:

练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化工园区三级防控体系,实现“园企互通一体化”,筑牢园区安全屏障的建议》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贵州省正式认定的化工园区共9个,批复新建的化工园区5个,涉及煤化工、精细与特种化工、无机化工等,敏感目标较多,突发水污染事件防范难度较大,为全面提升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准备能力,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有关工作安排,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强化统筹部署,立足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实施工作,探索构建适合贵州省情的实施路径,着力构建全省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三级防控体系。

一、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机制引领,坚持系统谋划。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工信厅、省应急厅等省直有关部门先后联合印发《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试行)》《贵州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认定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要求化工园区按照有关规定建设园区事故废水防控系统,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体系等,有效防范和化解环境安全风险,同时鼓励园区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园区,推动化工园区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2024年11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及园区管委会采取“定一份方案、制一张全景图、实现一个目标”的“三个一”举措,从2024年底开始,有序开展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工作,打造突发水污染事件三级防控体系,实现“各类事故废水不出园区边界”的目标。

(二)积极行动,组织试点申报。2025年2月,省生态环境厅积极牵头开展“一园一策一图”示范试点实施工作,明确试点任务和程序,组织指导建成较早、工业基础较好的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园区)马场坪工业园区申报为生态环境部试点示范(第二批),该园区是我省2021年第一批获认定的7家化工园区之一,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马场坪镇北部,距离福泉市约5公里,规划总面积5.39平方公里,以原有磷复肥基地为基础,聚集发展磷、煤化工及其衍生产业,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12家,园区涉及环境敏感目标为长江流域沅江水系的重安江。按照“以空间换时间”环境应急理念,省生态环境厅帮扶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园区管委会遵循“找空间、定方案、抓演练”的路线,综合考虑园区规模、地形地貌、产业特征、环境风险、敏感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完善园区及企业三级防控措施。

(三)科学推进,强化编制建设。为加快推进马场坪工业园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实施进度,省生态环境厅把试点工作纳入年度重要工作内容,牵头组织编制试点申报材料,聚焦风险摸底、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实地勘察,建立“倒排工期、定期报告”工作机制,按时序推进工作。2025年上半年,省生态环境厅组织有关人员会同州、县生态环境部门和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深入园区及企业摸排现有环境应急防控设施及企业应急空间底数、公共区域应急空间底数,现场细化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措施,优化使用方式方法。围绕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完善企业初期雨水收集池、企业间大型事故应急池联通、建立完善园区消防站和应急物资库等方面推动园区及企业进行改造,进一步健全园区防控体系。一级“企业级”防控保源头,打造园区化工企业“风险单元围堰-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雨水切断阀门”防线,识别事故应急池、污水处理站等第一级防控空间与设施116个,其中包括80个环境风险单元防控措施、18个雨水收集池、18个事故应急池,第一级防控空间与设施总容积为95729.51立方米,可实现事故污水分区收集、快速传输、紧急截断,从源头防范事故污水溢出厂区。二级“企业间”防控阻蔓延,根据园区地形以及厂中厂特点,部分小型企业与园区内大型企业事故应急池实现互联互通,主要依托3个大型企业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以及污水处理站形成第二级防控体系,其中事故应急池和雨水收集池4个,总容量230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2个,污水处理能力为1120立方米/小时。三级“园区级”防控兜底线,在园区入重安江左岸发财洞位置实施小岩水处理装置及配套工程,拓展园区应急空间,水处理能力达40800立方米/小时,可截留事故污水约12.5万立方米,确保事故污水不入重安江。同时,将第三级防控体系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的识别范围延伸至重安江跨市界断面前端,识别20个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拓展第三级防控,其中石板河5个(包括1个水库、1个污水处理站),重安江15个(包括1个水库、7个引水式电站、1个污水处理站、1个闸坝),实现事故污水三级防控的总体目标,切实提升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准备能力。马场坪园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与重安江“一河一策一图”响应方案的衔接,构建起了“政府+部门+园区+企业”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网,为我省其他化工园区提供可借鉴的建设经验。

(四)以点带面,带动能力提升。围绕“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好用管用”工作原则,锚定“一级防控不出厂区、二级防控不出公共应急空间、三级防控不出园区”的总体目标,省生态环境厅将结合试点成果,借鉴省内外先进做法,按照“建体系-定方案-制全景图-实现目标”的步骤,以试点带动全省其他化工园区加快建成突发水污染事件三级防控体系,进一步强化全省化工园区的环境安全。截止目前,贵阳市开阳县现代化工园区、息烽县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等化工园区已经初步谋划编制实施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继续优化工作措施,压实各方责任,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工作实际,高质量完成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园区)马场坪工业园区“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工作,打造具备地区特色的案例样板。在总结评估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生态环境部有关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在“十五五”期间加快推动我省其他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实现全省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全覆盖。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申报生态安全领域“十五五”国家安全保障能力重大建设项目,争取政策性资金补贴,支持化工园区公共区域的环境风险单元围堰、雨污切换闸阀、事故应急池、雨水收集池、转输管道等设施完善,同时加强与工信、应急等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在化工园区规划建设、智慧监管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有序推进全省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实施工作,从本质上提升园区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污染有效处置、环境风险可控。

三是总结典型经验,落实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与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有效衔接,推动化工园区风险防控从抓企业为主向抓园区、抓区域、抓流域转变,逐步形成企业、化工园区、重点河流和整体流域衔接紧密、相互支撑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并以此项工作为突破口,带动区域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应急能力整体提升,有力支持贵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2025年6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