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6-08-15 10:16:31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字号: 分享:

  黔环提复字〔2016〕29号

王翰武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开展全民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绿色发展自觉性》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1、建规定制立法,推进全民生态环境教育

  贵州省环保厅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推进宣教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开展工作的合力,充分发挥宣教部门的统筹和对外协调作用,与各部门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和人才队伍等资源的共享融通,切实增加为环保中心工作服务的能力。

  目前,我厅已在全厅范围内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厅长为组长、副厅长为副组长,各处室领导任小组成员,进行统筹指导。

  “十三五”期间,我厅将向宁夏、天津等地学习地方环境教育条例制定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动我省环境宣传教育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和制定。同时,我厅将依据国家的“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协同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教育厅等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6~2020年)》。目前,我厅已经制定并通过了《贵州省环保厅2016年重点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并经厅长办公会通过了《贵州省环保厅通讯员及网评员考核办法》、《贵州省环保厅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和网络舆情管控制度》两个制度,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处室和直属单位,改变了过去宣传教育工作由宣传处和宣教中心一家承担的状况,形成环保宣传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针对市(州)环保部门也将制定环境宣传教育的考核办法,从制度上将基层环保部门重业务、轻宣教的错误意识转变过来。

  2、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全民生态环境教育

  “十三五”期间,我厅将继续与共青团贵州省委联合开展“青年环境友好使者”高校选拔赛这一品牌活动,在各高校选拔培育贵州省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以青年环保志愿者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内容,以动员全社会积极践行绿色生活为目的,培养青年环保责任感,引领青年发挥环保先锋作用。

  “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被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高度认可,被誉为贵州环境宣传教育的品牌活动。该活动经过5年的开展,目前我省已有超过300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致力于环境公益项目、环境宣传的等领域。今年,我厅第六届青年环境友好使者选拔已经进入决选阶段,面向全省招募的大学生群体将着重以普及生活绿色化常识为重要评选原则,为入选的30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提供小额资助和项目平台,鼓励和引导他们针对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低碳化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十三五”期间,我厅将预计培养不低于600名大学生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发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作用,在青年群体里激发环保热情,刺激环保宣传创新。

  另外,我厅将继续组织全省中小学校参加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继续组织全省ITT杯水科技发明选拔赛,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比赛,通过省级环保类比赛的举办,国家环保类比赛的推选、国际环保类比赛的举荐,为青少年搭建能展示环保才能的平台,激励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比赛这一竞技形式加入到环保行列中。

  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全民生态环境教育,已经被我厅纳入到宣传教育的重点工作当中,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正在着手“环境保护教材进党校”读本及青少年环境保护科普教材的制作,也正在确定一两家中小学校作为试点学校开展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十二五” 期间,我厅已在贵阳市第一中学、安顺市西秀中学、镇宁县第一中学等5家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环境责任课”,不定期对中小学生采取互动式授课方法提高环境意识,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十三五”期间,我厅将继续复制推广“环境责任课”的成功模式,每年鼓励已经获得绿色学校称号的学校开设不低于12节环保专题课,把该课程作为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载体。

  三、以生态环境常识为基础编制相应的生态环境常识教材

  “十三五”期间,针对市民群体,我厅将继续编制《绿色生活指南》环保常识类宣传册,制作环保挂图等,面向全省发放;围绕“水、气、渣”的环境保护科普知识面对各市州中小学生编制环保常识类教材;在地方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方面,我厅将编写各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解读和环境案件警示录读本,进一步就生态损害问责主题进行深入的宣传和普及。

  “十三五”期间,我厅将会深挖环保类宣传教育品的艺术价值,结合我省地域特色,制作一批既有可看性又有艺术价值的环境文化精品,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环保宣传载体。目前,我厅已经开始着手环保主题的微电影大赛、环保文学品的征集和出版,贵州物种多样性主题图书,环保电视公益广告片的制作和播出,环保类戏曲、话剧、歌舞等节目的尝试和编排,在未来五年形成浓厚的环保文化氛围。

  “十三五”期间,我厅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电视远程教育课件的编制,根据不同阶层的认知习惯,做到将环保常识融入到受众的日常学习当中,全面提高全民环保素养。

  四、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十二五”期间,在我厅的积极协调下,红枫湖镇芦荻村荣获全国唯一一个JICA环境教育试点项目基地。凤冈县田坝村获得中国首批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基地荣誉称号。遵义市环保局专门建立了环保宣教馆。

  “十三五”,我厅将协调有关部门,在贵阳市小车河湿地公园、赤水市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绥阳县宽阔水原始森林等地建立环境教育基地,以户外体验式环境教育为主开展试点工作,策划开展家庭亲子类环保教育,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对家庭这一社会细胞开展环境意识提高类项目。另外,省环保厅和省教育厅将继续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同时将绿色大学创建纳入绿色创建日程,继续推荐环保教育成绩突出的学校参加环保部宣教中心国际生态学校的申报。

  今年,我厅与小河污水处理厂共建了贵州省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为中小学生的体验式环境教育提供了教学场地,并为环境教育的多样性尝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同时与中曹司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环保书屋,为环境宣传教育走进社区搭建了平台,将环境教育进社区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建设上来。下一步,我厅将选择城市公园、少儿图书馆、孔学堂等地建立自然学堂,通过开放式的户外体验课程,促进市民养成环境保护自觉行为习惯。

  5、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我厅将在“十三五”期间更改传统环境宣传教育模式,从单向、单一、单调的硬宣贯方式转变为双向、互动、贴近的软感染方式,将环境宣传教育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以制作脍炙人口的环境文化产品为出发点,创新环境宣传教育方式。

  创新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方式,引导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环保迷你话剧《自首》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继续策划舞台表演类脍炙人口的环保节目,把受众的兴趣点牢牢抓住,寓教于乐,努力尝试地方曲艺、歌曲、小品等形式,让公众在轻松的气氛里潜移默化地学习到环保知识。

  将继续与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合作,寻找典型的环境违法案件,从警示的角度说好环保故事,将普法主旨贯穿在影视节目的策划制作过程中,力争出品一到两个环保类电视剧目和电台评书。针对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结合当地艺术形式,制作符合当地居民接受习惯的环保文化产品,例如苗歌侗歌唱环保等形式。在新媒体搭建互动平台,与公众就环保维权、环境咨询等主题实时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

  积极采用新媒体宣教平台,建立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微博及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微信公众号,构建环保部门与公众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公众提供获取环保信息,解答环保疑问,了解环保动态的新渠道。搭建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门户网,由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负责日常维护及更新管理。以实现传播环保科普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的目的。

  继续精心组织安排“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通过纪念环保节日这一契机,举办大型环保展览、环保嘉年华等活动。今年,我厅将在环境日期间开展“绿色六月 全民环保——赤水桫椤生态游资格挑战赛”,以“绿色生活”为主题,围绕吃穿住行的低碳化,设置25天的环保挑战主题,选择连续完成所有环保挑战任务的优胜者获得到赤水考察生物多样性的机会,通过新颖的活动设置,激发全民参与环保的热情。

  6、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生态环境教育

  目前,我厅正在对已有的环境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和改进,环境教育考核制度也在制定过程当中,“十三五”期间,我厅将建立一套基本完善的生态环境教育机制,争取做到环境教育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能有制度、有规划、有标准。

  为加强环保社会组织的培育及引导力度,积极鼓励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第三方监督,我厅正在筹建全省唯一一个省级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目前,该组织已通过民政厅阶段性审定。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将继续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媒体关切,围绕全省环保中心工作,不断推动环境宣传教育、环境新闻报道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

  以上内容如有疑问或建议,敬请来电。

  2016年7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