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
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竞赛活动工作方案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政府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竞赛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厅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中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贵州环保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问题,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态环境利益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把情况搞明、问题搞透、措施搞准;勇于破解难题,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出新招、实招、好招、硬招。通过开展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竞赛,切实增强厅系统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厅系统干部职工在吃透上情、了解省情、熟悉行情争做行家里手上下功夫,提升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竞赛,了解实际情况,总结基层经验,为作出正确决策创造条件。通过开展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竞赛,比一比谁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新方法、新亮点多,让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成为厅系统工作的新常态,让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厅系统蔚然成风。
二、调研工作安排
(一)调研主体
厅主要负责同志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厅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职工均要参与调查研究。其中,厅级领导每人每年要领衔开展2-3项重点调研;副科级以上干部职工每人每年要领衔开展1项以上重点调研。各项调研均要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二)调研重点
1.紧扣重大决策开展调研。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生态环境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开展调查研究。
2.紧扣重要任务开展调研。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和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等明确的年度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
3.紧扣生态环境重点改革开展调研。围绕推进生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调查研究。
4.紧扣重大工程开展调研。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和环境保护12件实事、《贵州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贵州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全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16-2017年)》的推进开展调查研究。
5.紧扣岗位职能职责开展调研。围绕各自工作岗位职能职责,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
副厅级领导领衔的调研课题由厅主要负责同志审定后开展;副科级以上干部职工领衔的调研课题由所在处(室)或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定后开展。
(三)调研方法
1.实地调研。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企业,进村入户,走访基层干部和群众,蹲点调查,了解第一手资料和情况。
2.重点调研。通过明察暗访、回访复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开展调查研究,调查掌握真实问题和情况。
3.比较研究。通过研究比较本地和外地、本单位和外单位工作中好的做法和成效,发现短板和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办法。
4.座谈交流。通过与基层干部和群众召开座谈会、与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利用外脑,共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5.统计分析。充分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海量数据,通过分类统计、定量分析,对工作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和研判,逐一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四)调研成果
在调查了解真实情况、研究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要认真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调研成果的集中反映,要做到观点正确、逻辑严密、文字简洁、文风朴实;做到问题精准、分析透彻、建议可行。
三、全力破解难题
(一)聚焦突出问题
主要是在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贵州环保路径选择,生态要素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二)破解工作难题
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要围绕本处(室)和单位工作实际梳理出具体难题,逐项建立清单,并明确责任人、目标要求,将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各责任人要对工作难题进行认真剖析,找准症结和关键对不同原因造成的问题分类制定破解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破解措施。要按问题难易、紧迫程度等排出破解时序表,实行挂图作战。本处(室)和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难题,要抓紧研究解决,对本处(室)和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提请分管厅领导统筹协调解决。各处(室)和单位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到基层和群众中求解问计,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提高破解难题的科学性。工作难题涉及的业务主管处(室)和单位要主动协调统筹,相关处(室)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协办攻关,共同破解难题,形成齐抓共管、攻坚克难的良好格局。
(三)破解难题成果运用
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要定期对破解难题竞赛活动进行总结,要把破解难题与决策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将破解难题成果转化为决策服务,促进完善既有措施、制定出台新政策,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取得实效,巩固竞赛活动成果。针对共性、普遍性问题的破解,要转化为统一的政策措施,推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破解,要转化为预防措施,对相关工作及时纠偏;对典型性、代表性问题的破解,要转化为经验措施,指导相关工作的加快推进。
四、优秀成果评选
(一)优秀成果评选。每年9月上旬,通过厅内外相关人士或专家组织的评审组研究问题和破解难题竞赛成果进行打分评比,选出15项不同等次的优秀调研报告,并相应给予适当奖励。其中,排名前2位的推荐参加全省政府系统调研优秀成果评选。具体评比方案由厅办公室商人事处、机关党办制定并组织实施。
(二)优秀成果运用。1.在厅门户网站上全文展出,供交流学习和参考运用;2.通过《政务信息》、《信息专报》、《环境保护决策参考》等途径呈送省委省政府和环保部;3.对应用型调研成果,通过合法渠道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运用;4.调研成果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参考条件。
五、活动组织保障
(一)工作领导。厅机关设立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由厅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统筹竞赛活动的相关工作,下设活动办公室在厅办公室,负责具体竞赛组织。分管厅领导要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按本方案要求督促分管处(室)和直属单位参加竞赛活动。
(二)制定工作计划。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要于每年12月底前(2016年于4月底前)向厅办公室报送调研和破解难题主题及责任分工方案以及时间安排(原则上要求每年8月底前完成)。由机关党委办公室汇总后经厅领导审定后印发实施。
(二)严守工作纪律。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竞赛活动时,要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遵章守纪,务求实效。不得利用调研和与其他单位联建等为名公款吃喝、公费旅游、收受礼品、接受超规格接待等。
(三)工作经费保障。原则上对开展竞赛活动不单列经费。因开展调研论证工作确需支付经费的,由各处(室)和直属单位提出建议,报分管厅领导审核后据实报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