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黔西县官寨煤矿一期工程变更环境影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5月24日-2019年5月30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5571099(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0851-86987058(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82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邮编:550002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黔西县官寨煤矿一期工程 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五里乡及沙井乡 |
贵州恒远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贵州中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黔西县官寨煤矿是属于国家发改委已批复的黔北矿区黔西区总体规划(发改能源[2006]692号)后备区的矿井之一,规划生产能力180万t/a。贵州省发改委以黔发改能源〔2013〕1975号文“同意开展黔西县官寨煤矿一期工程(90万t/a)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中,批复官寨煤矿采用分期建设模式,其中一期90万t/a,二期90万t/a;并同意开展黔西县官寨煤矿一期工程(90万t/a)项目前期工作。 2013年10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贵州恒远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黔西县官寨煤矿一期工程(建设规模:90万t/a)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11月,原贵州省环保厅以黔环审[2013]169号进行批复。根据该环评批复要求:“《报告书》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方决定工程开工建设,《报告书》须报我厅重新审核”。目前,该项目尚未开工建设。另外,官寨煤矿重新编制《可研报告(修改)》,对矿井场地布置、首采区以及开拓系统布置均进行调整,属于重大变更。因此,官寨煤矿必须重新编制变更环评报告书。 官寨煤矿共划分7个采(盘)区,北翼3个采(盘)区,分别为北一采区、北二盘区、北三盘区;南翼4个盘区,分别为南一盘区、南二盘区、南三盘区、南四盘区。官寨煤矿一期工程(变更)开采范围为北一采区、北二盘区,一期布置2个采区(即:北一采区、北二盘区)2个工作面达产,生产能力为90万t/a。 矿区井田内主要煤种为三号无烟煤,原煤属特低全水分、中~中高灰、中~高硫、特低挥发分、中~中高固定碳、中~高热值无烟煤。矿井采用斜井—立井开拓方式,井田5、6、10、12、14、15号煤层为薄煤层,设计薄煤层以综采为主,即一般采用薄煤层综采,个别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薄煤层高档采煤工艺。井田2、4、9、11号煤层等为中厚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在开采+900m以上部分采用走向长壁开采,+900m以下部分采用倾斜长壁开采,采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拟采用位于井田西北的洪家渡水库作为矿井生活饮用水源,该水库距离矿井工业场地较近,水量大,水质好,经矿井水源净化工程净化处理后可作为生活水源。 矿井设计前期拟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供热,待瓦期抽放稳定,瓦斯发电站建成投产后,利用瓦斯发电余热供热。 矿井属于黔西电厂(2×660MW)的配套矿井,原煤经筛分后直接经管带运输机输送至电厂选煤厂。 矿井在籍总人数1404人,矿井全员效率3.03t/工。 矿井一期工程总投资为210468.95万元,环保工程投资2491.48万元,项目环保工程投资占项目基建总投资的比例为0.99%。 |
目前,官寨煤矿一期工程处于建设前期,尚未动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环境影响。本项目环境影响重点在营运期。 施工期:严格落实水保方案提出的水保措施,优化总体布局,尽可能减少占用林地、耕地;施工过程中将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并严格限制夜间施工,使施工噪声所产生的影响降至最小;散状物料运输尽可能做到全封闭,在多风少雨季节加强施工区的洒水降尘工作,减轻扬尘污染;工程弃渣、生活垃圾要实行定点堆放,集中处理。优先掘进北一进风斜井。同时,应尽快建成位于北一风井场地的矿井水处理站以及位于工业场地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在污水处理系统建成之前,工业场地施工区设置旱厕所,少量食堂污水和日常生活污水采用隔油沉淀处理;井下采用临时的沉淀设施,经混凝沉淀处理后的井壁淋水和施工废水复用于井下施工,多余部分抽排至地面用于场地防尘用水及施工用水,不外排,减少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①地表水:官寨煤矿一期工程正常涌水量499.08m3/h(11978m3/d),最大涌水量为1297.83m3/h(31148m3/d)。设计在北一风井场地建设矿井水处理站,采用“调节池+混凝沉淀+一级曝气+一级锰砂过滤+部分消毒处理”处理工艺,处理规模31200m3/d(1300m3/h),以确保最大涌水时矿井水能全部处理。处理后,矿井水复用于井下防尘洒水、地面生产系统防尘用水、压风系统补水、瓦斯抽放站冷却补充水,剩余部分9340.89m3/d达标排至官寨小溪、化冲河。工业场地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处理规模792m3/d。鉴于工业场地所处位置的特殊性,环评要求常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需进一步经活性炭过滤和消毒后,复用于工业场地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和井下防尘洒水,不外排。北一风井场地、北二风井场地及筛分破碎场地不布置生活设施,仅有少量值班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小,采用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附近农田作农肥,不外排。筛分破碎场地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同时在筛分破碎场地设淋滤水收集边沟,并设收集池(2×50m3),淋滤水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筛分破碎场地洒水降尘。工业场地无储煤场等生产设施,需做好截排水沟。②地下水:采矿对含水层影响不大;矿山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对下游区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③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设计及评价对噪声源主要采用减振、吸声、消声、隔声等噪声污染综合防治措施,采取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④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矿井前期采用空气能热水泵机组供热,待后期瓦斯抽采稳定、瓦斯电站建成后,利用瓦斯电站余热供热。矿井无储煤场,原煤筛分破碎设置在筛分破碎车间内,并在筛分破碎车间安装布袋除尘器除尘及设置15m排气筒。筛分破碎场地煤仓为封闭式,胶带运输机及管带设置在封闭式走廊内,对转载、块煤装卸等分散产尘点采取洒水防尘措施和工人个人防护措施,并尽量提高瓦斯的利用程度;排矸场定期防尘洒水,周围进行绿化;厂区道路定期洒水,采取加盖蓬布、控制装载量等措施。⑤固体废物防治措施:煤矸石在排矸场暂存期间,洒水降尘,推平压实;生活垃圾运往当地垃圾卫生填埋场统一处理;矿井水处理站煤泥掺入电煤外售;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消毒干化后作农肥使用,或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点处置;废机油设置暂存间,定期将废机油送往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置。⑥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要求按国土部门批复的土地复垦方案开展土地复垦、矿山综合整治等工作。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在项目报批前,建设单位共开展了两次公众参与信息公示;在报批阶段,进行了第三次公众参与公示,符合规定要求。 相关部门意见: (1)《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开展黔西县官寨煤矿一期工程(90万吨/年)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黔发改能源〔2013〕1975号文); (2)贵州省环境保护厅 “关于贵州恒远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黔西县官寨煤矿一期90万t/a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黔环审[2013]169号; (2)毕节市生态环境局、毕节市生态环境局大方分局,建设项目可替代总量指标来源初审意见表及建设项目总量来源审核意见表。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板) |
官寨煤矿一期工程变更环评书-公示本.pdf | |||||
评估意见 |
评估意见.pdf |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官寨煤矿一期工程变更环评书-公众参与说明.pdf | |||||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
官寨煤矿一期工程变更环评书-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pdf | |||||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0851-85571099、8698705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