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清镇中电贵云数据服务科技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等4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6月20日-2016年6月2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5571099、86987058(行政审批大厅)
传 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遵义路59号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处
邮 编:550002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贵州强钰祥矿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兼并重组)45万t/a项目 |
贵州省水城县比德乡庙山脚村 |
贵州钰祥矿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
山西大学 |
贵州强钰祥矿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水城县比德乡河坝煤矿属兼并重组资源置换后的扩建矿井,拟建规模为45万吨/年。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矿管函[2014]1088号)划定矿区范围,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矿管函黔国土资储资函[2014]85号同意备案,项目分2个水平4个采区进行开采,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矿井保有资源储量3191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服务年限35.4年。 |
(1)施工期:施工期生活污水进入原河坝煤矿(15万t/a)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作为施工场地防尘洒水和附近耕地农灌,井下涌水和施工废水进入原河坝煤矿(15万 t/a)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复用于井下防尘用水,剩余部分达标后排入大寨沟;。细颗粒物料运输应采用密闭式槽车运输,装卸时要采取措施减少扬尘量;剥离表土送排土场堆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的作业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减少夜间施工量,打桩机等禁止在夜间施工,避免对周围村庄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堆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2)营运期:①地表水:项目运营期正常涌水量为176.54m3/h,环评要求建设一座处理规模为9840m3/d的矿井水处理站。矿井水处理工艺:采用“调节+混凝沉淀+一级曝气+一级锰砂过滤+二级曝气+二级锰砂过滤+煤泥压滤+活性炭过滤+部分消毒工艺处理”的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855.23m3/d回用于生产、消防用水,95.58m3/d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活非饮用水,其余3286.19m3/d达标排入比德河,复用率为22.44%。。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61.08m3/d,分别进行预处理后采用规模为190m3/d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处理达到后与矿井水一并排入比德河。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均需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要求。②地下水:矿井生活,生产污水及矸石淋溶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③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声环境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不施工、不运输。从声源上控制,选择低噪声设备,采用吸声、消声技术,对部分设备采取设置隔振垫、减振器以及弹性支撑等措施及建设绿化带等措施。④固体废物防治措施:生产期煤矸石运往排矸场排弃。矿井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途径主要为:利用煤矸石制砖;矿井水处理站煤泥、生活垃圾和经干化后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机修车间产生的废机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收集后送至有资质单位处理。⑤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评价要求储煤场设为全封闭式储煤筒仓,且储煤场地及装车场地地面硬化处理,装车点密闭建设同时设喷雾洒水措施;转载站四周喷雾洒水降尘;胶带运输机布置在封闭式栈桥内;矸石卸载点密闭建设、地面硬化,喷雾洒水降尘。生产时降低装卸落差,减少扬尘产生,降低扬尘对环境空气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公众参与情况:采取当地现场张贴公告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公众意见调查。共发放个人调查表110份,团体调查表10份,93%的被调查个人和100%的被调查团体支持项目的建设,无反对意见。 相关部门意见:(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矿管函[2014]1088号划定项目矿区范围;(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矿管函黔国土资储资函[2014]85号同意备案;⑶贵州省水利厅出具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⑷六盘水市环保局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预审意见。 |
2 |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45万t/a(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黔西县观音洞镇(撤销原沙井乡) |
贵州新浙能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高坡煤矿位于黔西县沙井乡境内,行政区划属黔西县沙井乡管辖,位于黔西县城西南,直距约25km。根据《关于对贵州新浙能矿业有限公司主体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黔煤兼并重组办[2015]9号,高坡煤矿为技改矿井,生产规模为45万t/a。 高坡煤矿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面积为4.1658km2,可采煤层M5、M9、M11、M13、M14共计5层,设计可采储量2597.11万t(已扣除织金洞风景名胜区范围交叉保护煤柱),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t/a,服务年限41a。矿井划分为+1320m、+1186m、+888m水平,矿井初期开拓水平为矿井+1320m水平。1320水平为上、下山开拓,上山部分为一采区,下山部分为二采区。矿山投产时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三个井筒,且均是利用原有30万t/a系统已施工的井筒。高坡煤矿不建设洗煤厂,原煤出井筛分后直接外售。 本矿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本矿井按高瓦斯设计,工业场地内集中设置瓦斯抽放系统。 高坡煤矿地面设施包括工业场地、炸药库、排矸场等,项目总占地为10.42hm2,新增占地3.53hm2,未涉及基本农田。 工业场地生活水源来自沙井乡自来水,场地生产用水采用处理后的矿井水和生活污水,不足部分来自生活水源。 由羊场35kV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各引一回10kV线路向本矿供电,矿井年耗电量约7530250(kW.h),吨煤电耗约16.73kW·h/t。 矿井在籍总人数713人,矿井全员工效为2.95t/工。本项目环保基本建设总投资为1021.36万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2.23%。 |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预处理后复用;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弃渣送排矸场堆存;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场地布设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合贵州省水利厅 黔水保函[2016]41号)批复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恢复及补偿措施,控制和减小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废水:矿井水采用调节+曝气+一体化设备(混凝沉淀+一级锰砂过滤)+二级锰砂过滤+煤泥浓缩干化+消毒处理工艺,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设备处理,淋溶水和冲刷水通过沉淀池收集。 废气:储煤场硬化建设为棚架式,原煤运输皮带封闭式,排矸场以及地面生产系统分散产尘点洒水降尘。 噪声:选用低噪设备进行生产,合理布局工业场地,运输车辆确保工况,禁止夜间运输。 固废: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运往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煤矸石运往排矸场集中堆存,机修危废分类收集,外委处置。 公众参与意见 工程进行了一次现场公示和一次网上公示,没有反对意见;发放调查表100份,收回100份,发放团体调查意见10份,收回10份,没有反对意见 其它部门意见 贵州省水利厅 黔水保函[2016]41号)关于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关于对贵州新浙能矿业有限公司主体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黔煤兼并重组办[2015]9号 |
3 |
贵州织金文家坝井田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重大项目 |
织金县板桥乡、绮陌乡、后寨乡、少普乡、珠藏镇、文腾及金凤街道,集气站1的具体位置为绮陌乡岭岗村,集气站2的具体位置为文腾街道鱼塘村 |
贵州水矿奥瑞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
贵州织金文家坝井田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重大项目为新建煤层气抽采项目,该项目已于2015年12月通过了贵州省能源局的备案。该项目探矿权位于织金县文家坝一矿、文家坝二矿及碾子边矿范围内,其勘探井、试采井、丛式井及集气站等涉及到的乡镇主要有织金县板桥乡、绮陌乡、后寨乡、少普乡、珠藏镇、文腾街道办事处及金凤街道办事处。 本项目共设置264口井,其中含6口纯勘探参数井,勘探参数试采井4个,纯试采井为8个,其余为抽采井,预测单井产量2500m3/d,总产量2亿m3/a,主要对文家坝煤矿一、二矿及碾子边煤矿探矿权范围内6、7、14、16、17、23、27、30等 8煤层的煤层气进行抽采,项目预计可开发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为35.97亿m3/a,年产气量预估为2亿m3/a,服务年限为24年(至2039年)。 项目共设2个集气站和49个井场,抽采井场通过集气管道连接至集气站1或集气站2,其中集气站1位于织金县绮陌乡岭岗村,集气站2的位于织金县文腾街道鱼塘村,本项目设计仅考虑煤层气的抽采,集气站后的煤层气的加工及运输均另行立项。 本项目工程包括井场工程、集气站工程、输气线路工程、辅助工程包括道路工程、供电、供热、给排水工程。钻井期工艺为平整场地-钻井-测井-录井-压裂-开采-撤离-井场清理-道路及管网建设。本项目集气站的主要工艺为过滤-加压-脱水-进入集气柜。 本项目总在籍总人数80人,抽采井场抽采部分实行无人值守,集气站1定员30人,集气站2定员50人,项目井场和集气站年工作时间360d(检修5d),每天工作24h,连续值守的岗位按轮休制编制,对于不需要倒班的岗位按白班编制。 本项目总投资为9.42亿元,环保工程投资268.0万元,项目环保工程投资占项目基建总投资的比例为0.28%。 |
施工期: 生态保护措施:(1)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2)合理调配土石方,尽量实现挖填平衡,不设弃土场,对挖填平衡多余的土石方可堆放在进场道路工程沿线低洼地带,碾平压实后进行生态恢复;(3)施工过程尽量将物料置于室内,或者在将其覆盖,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时清理施工场地,修建截排水设施,并在集气站下游设置临时沉淀池(4)施工期间尽量将施工临时用地布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减少扰动面积;场地施工时应保护和利用好表层的熟化土壤,待施工扰动结束后,再覆土于新塑地貌区,以利于植被恢复;对施工人员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猎杀野生动物;在施工期尽量规划好再施工,提供施工效率,尽量缩短施工期,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优化管线路线,确保不存在管线占地搬迁(6)干管施工多余土石方一部分土石方堆放在管道的上方压实后进行生态恢复,多余的土石方可运至干管沿线低凹地碾平压实后进行生态恢复。 水环境保护措施: 抽采井场:本项目设计在各井场均设置宽4m×长10m×高4m的泥浆池2个,泥浆池均进行防渗处理,钻井废水排入井场采取防渗措施的泥浆池中用于配制泥浆,循环使用,剩余部分在泥浆池中自然蒸发,最后与废弃泥浆一起固化处置。 本项目压裂液采用清水+1.0%氯化钾,不添加其他表面活性剂、杀菌剂和助排剂。本项目不设现场压裂水池,采用灌装储备替代,压裂液在各井和个平台之间循环使用,剩余部分排入井场具有防渗措施的泥浆池中自然蒸发,与废弃泥浆一起固化处置。在钻井阶段,环评要求在泥浆池选址应考虑防洪,同时在泥浆池周围设置 30cm以上的围堰,周边设置截排水沟,泥浆池本身也需设计一定的防雨水汇入容量。环评要求设备冲洗废水应在场地内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在井场和集气站施工时评价要求采用移动环保厕所,可委托当地农民定期清理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针对集气站的生产生活污水还要设置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在采取环评要求措施前提下,生产生活污水对评价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轻微。 地下水保护措施: 环评要求钻井期间严格控制用水量,防止废水大量产生和减轻废水储存容量负担,并减轻废水后续处理难度;做好供水阀门和管道接装,杜绝“跑、冒、滴、漏”。 项目施工期地下水防治措施中有关废弃钻井废水治理、废压裂液以及生活污水的治理等均与地表水的防治措施相同。 暴雨期间的防治措施:选择钻井泥浆池的位置时,场地必须符合GB18599-2001中Ⅰ类场有关规定。根据周围地形必须考虑防洪,防止因洪水爆发使泥浆池中泥浆废水外流;再者,为了防止雨季节泥浆池废水溢流造成土壤、地表水等的污染,泥浆池要有一定防雨水汇入容量;在暴雨较多的夏、秋季节钻井的井场,在泥浆池周围(主要是地势上游方向)构筑简单土坝围挡,并依地势开辟导流通道,阻止暴雨时地表漫流和径流进入泥浆池。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合理组织施工和工程设计,尽量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地面的硬化与绿化应在施工期同步进行,尽量从源头减少扬尘的产生;集气站、抽采井场和施工道路采用洒水措施;施工期间施工材料和设备在装、运、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取洒水防尘和加盖篷布等措施,并定期对施工现场的裸露地面进行洒水抑尘;施工期生活炉灶采用罐装液化气或电源进行,项目不设置燃煤炉灶;汽车出井场前须通过设置的水槽,尽量减小尘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试采井采出煤层气需全部接入火炬燃烧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声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应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对设备定期维修、养护;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禁止夜间施工,强化施工期噪声的管理,避免噪声扰民事件发生;强化施工期噪声环境管理,本项目采用商品砼,不得在场地设置混凝土搅拌站。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环评要求做好土石方平衡,做好场地边坡防护,减少水土流失量;项目场地施工应将表土进行单独剥离保存,施工结束后,用作场地绿化的表土层。 各井场分别设置泥浆池,用于临时储存和沉淀废弃泥浆,最终就地固化填埋处置,对废弃泥浆进行自然蒸发后,固化后就地填埋,本项目钻井岩屑和废弃泥浆一并处理,环评要求泥浆池铺设防渗膜(防渗系数小于1×10-7cm/s)。 建筑垃圾统一运往废品收购站进行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由施工队设置临时生活垃圾收集桶,统一收集后运至环卫部门认可的地点进行统一处置。 环评要求在机修时不得随意泄露废机油等,同时机修废机油和场地机修附近油泥一并收集按危险废物处置。 运营期: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对所占耕地进行耕地补偿措施;(2)对场地进行硬化和场地绿化,施工结束后,应对敷管占地和场地绿地建设或恢复绿化地。尽量选择抗污染性能好的常绿植物,乔木、灌木和草相互搭配种植。(3)按要求进行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工作。 地表水环境保护: 本项目集气站均设置0.5m3/h(12m3/d)处理规模的地埋式二级生化处理站1座,生产生活废水处理后经消毒须复用至场地绿化用水及进场道路防尘用水,剩余部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外排。 各井场采出水采用在各井场设置沉淀池沉淀+消毒处理后进行复用的方案,各4井丛式井采用30m3的沉淀池2个,各7井丛式井采用60m3的沉淀池2个。采出水在消毒后复用于绿化用水,进场道路防尘,剩余部分复用于周边植被绿化不外排。 地下水保护措施: 项目污废水管道、各井场沉淀池、生活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消防水池应按防泄漏设计要求和标准施工,池底部设防渗处理,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设备、管道必须采取有效密封措施,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加大地下水污染负荷 一旦出现污废水渗漏情况,对渗漏点附近的具有供水功能的井泉产生影响,应立即采取民居供水应急预案,确定居民用水安全。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对于烃类挥发,本项目煤层气输送及处理采用密闭流程,井口密封并设紧急截断阀,可有效减少烃类气体的挥发量;对集气站和抽采井场进行绿化;同时对场区道路和进场道路进行绿化防尘洒水;集气站个设置DN350,高度为45m的放空火炬1具处理事故状态下煤层气;S2和S7平台采用8m高,内径为0.2m的火炬进行放空处理。 环评要求与下游用气单位协商,尽早确定煤层气的利用和运输方式,加快后续工程建设,确保本项目建成后煤层气在正常工况下可全部外运,在本项目产品下游利用设施建成投产前,本项目煤层气井不得抽采,以减少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声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高噪声源分别采用减振、吸声、消声、隔声等声学治理措施。环评要求合理布置各场地总平面,抽采井场内螺杆泵尽量布置在场地中部,确保与场界的距离在5m以上,集气站内的噪声设备尽量布置在场地中部。抽采井场及集气站四周修建围墙,并在四周种植高大树木。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抽采井场沉淀池污泥为一般固体废弃物,可收集后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集气站定期清管产生清管废渣,环评要求清管废渣参照危废管理,将清管废渣危险废物按照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定期送往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置。 本项目在集气站1、2各设置机修车间1间,环评要求在场地内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并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防渗建设,废机油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必须采用桶装,本项目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分别收集至集气站1、2的机修车间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并应委托资质单位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定期将废机油送往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置。 过滤介质和脱水介质均送生产厂家回收,但其贮存及运输按危险废物处置,不能回收的部分也也按危险废物处置。 沉降池污泥收集后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生活垃圾和化粪池污水污泥,环评要求在集气站设置垃圾桶,收集后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和垃圾一并处理。 环境风险管理措施: 1)加强监管,严格控制煤层气泄露和减小煤层气输送管道、集气站设施爆炸风险。本项目煤层气管道及集气站的卫生防护距离定为50m。 目前,集气站1东南20m范围内有1户村民,环评要求建设单位进行货币补偿将其搬迁至集中的岭岗村寨,环评要求在集气站1和集气站2周边50m范围内不得新建住宅等建筑。由于现有设计干管路线不能满足与周边居民点距离大于50m的要求,环评要求在后续初步设计中将其管线的具体路线进行优化,使其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对于支管环评要求其须满足防爆距离和火灾影响的距离,即支管与居民点的距离必须大于10m。 2)环评要求生活污水调节池容积不小于2m3以满足8h的检修时间的容积,污废水处理设施的主要配件应有备用件,以确保其能正常运转。 3)煤层气输送管道应按规定做好管道防腐工作。 4)本项目集气站1和集气站2火炬中心周边150m范围内,除本项目的地面设施外,无其他村寨、地面设施等,因此本项目的火炬放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环评要求在检修期间内加强对火炬安全距离范围内的人员控制,避免发生事故。 公众参与情况:采取现场张贴公告、网站公示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公众意见调查。共发放个人调查表263份,团体调查表22份,个人调查者和受调查团体大部分均对项目建设持支持态度,受调查者无人提出反对意见。 相关部门意见:(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2)毕节市环境保护局出具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预审意见。 |
4 |
黔东南州聚龙矿业有限公司聚龙煤矿(铝土矿)15万t/a(延续、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 |
黔东南州聚龙矿业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黔东南州聚龙矿业有限公司聚龙煤矿(铝土矿)位于凯里市北西方向,直距18km,公路里程26km。地理坐标:东经107°51′07″~107°53′17″,北纬26°39′23″~26°41′05″,本项目属于延续、变更项目,开采矿种由主采煤矿变更为主采铝土矿、副采铁矿,生产规模为15万t/a。 矿山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吨矿投资233.3元。矿山采用井下开采,铝土矿资源服务年限15a,铁矿资源服务年限4a,总服务年限19.0a。 矿区划分为五个采区进行开采,布置一个主井五个风井开拓全井田,同一采区先开采上部的铝土矿,再开采铁矿,采用壁式崩落法采矿。 聚龙煤矿地面设施包括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炸药库、废石堆场等。及附属设施等。项目总占地为3.28hm2,全为新增占地,项目新增占地未涉及基本农田;场地建设不涉及搬迁户。 聚龙煤矿直接销售铝土矿、铁矿矿石,未考虑配套建设洗选设施。矿山生活用水水源:来自S2泉点。生产用水水源:生产用水来自处理并消毒的矿井水。 本矿采用太阳能辅以电能进行供热,并未考虑锅炉供热。矿山供电电源来自周边变电站,矿山主要用电设备总功率约为572kW,年耗电量为323.55万kW·h,吨矿电耗21.57kW.h。 矿山设计使用员工总数64人。矿山设计年工作日330d,每日3班作业,每班工作8h,全员效率为2344t/人.a。 预计建设工期为10个月,投产当年即可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环保基本建设总投资330.38万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3500万元的9.44%。 |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预处理后复用;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弃渣送废石堆场堆存;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场地布设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恢复及补偿措施,控制和减小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废水:矿井水采用中和调节+混凝沉淀+一级曝气+二级锰砂过滤+底泥浓缩干化+部分消毒回用处理工艺,,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设备处理,淋溶水和冲刷水通过沉淀池收集。 废气:储矿场硬化建设为棚架式,废石堆场以及地面生产系统分散产尘点洒水降尘。 噪声:选用低噪设备进行生产,合理布局工业场地,运输车辆确保工况,禁止夜间运输。 固废: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运往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处置,采掘废石运往废石堆场集中堆存,机修危废分类收集,外委处置。 公众参与意见 工程进行了一次现场公示和一次网上公示,没有反对意见;发放调查表100份,收回100份,发放团体调查意见10份,收回10份,没有反对意见。 其它部门意见 关于《黔东南州凯里市聚龙煤矿(铝土矿)(变更)开发利用方案见》评审意备案的函,黔国土资矿管函[2015]1510号;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以及评审意见书,黔国土资储资函[2015]202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