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修文县谷堡乡银鼎铝土矿(延续、变更)10万t/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等3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1月28日-2016年2月15日(7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5571099、86987058(行政审批大厅)
传 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遵义路59号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处
邮 编:550002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修文县谷堡乡银鼎铝土矿(延续、变更)10万t/a项目项目 |
修文县谷堡乡平寨村 |
贵州银鼎矿业有限公司 |
贵州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修文县谷堡乡银鼎铝土矿为技改项目,由生产规模为3万t/a技改为10万t/a。2008年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同意修文县谷堡乡银鼎铝土矿采矿权调整矿区范围(预设)的通知》(黔国土矿管函[2008]1508号),拟变更矿区范围面积0.5357km2。项目技改建设以来,一直处于停产阶段,未从事生产及技改施工建设。矿山采用井工开采,设置主平硐及回风斜井,设计划分为一个水平二个采区开采。划定的矿界范围内铝土矿石保有资源储量57.4万吨,伴生镓金属保有资源量19.8吨。矿山总体服务年限3.8年。 |
(1)施工期:在施工现场地势低洼处修建沉淀池,地面施工废水可直接进入沉淀池,井下施工废水需通过泵抽至地面沉淀池,与地面施工废水一道经沉淀后全部回用作施工生产用水或施工场地的降尘用水,不外排;尽量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建设场地的四周应设有围护装备,防止扬尘的扩散;弃土、及时用于运输道路修建,并且要做到随时硬化,碾压;对作业面和临时土堆应适当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小起尘量;建设活动开挖时做到文明施工,在基础施工期间,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弃土堆放的危害周期;露天堆存的沙子、水泥等易扬尘材料应加盖帆布,防止扬尘的扩散;施工材料运输车辆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运土方和水泥、砂石等时不宜装载过满,同时采取湿法加篷布相结合的方式运输,对灰尘大的车辆应及时冲洗,不慎洒落的沙土和建筑材料,应对地面进行适当的清理;对施工场地和道路采取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场区道路硬化及绿化;按要求进行表土剥离;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堆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2)营运期:①地表水:矿井水采用“调节池+混凝沉淀+曝气+锰砂过滤+部分消毒的处理工艺”,矿井水中Fe达到《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DB52/864-2013)一级标准后排放,Mn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其他污染因子达到《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中表2标准。一部分经过消毒处理后回用于洗衣和淋浴(11.64m3/d),一部分用于地面工业场地防尘、井下防尘、绿化和道路洒水(88.65m3/d)。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处理规模为24m3/d,处理达标后的生活污水和处理回用剩余的矿井水通过DN200长200m的管道一起排入猫跳河。工业场地外西侧50m外有一落水洞,为一自然排水受纳点。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对工业场地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同时对工业场地内储矿场及装车场等易产生污染处采取地面硬化措施,并设置矿泥渣水收集池,收集后引至矿井水处理站处理,矿井污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统一管道排放进入猫跳河。②地下水:建设项目开采九架炉组(C1jj)矿层时,导水裂缝带将发育至矿系地层上覆的二叠系栖霞组(P2q1)第一段,将影响其间的含水层石炭系摆佐组(C1b),造成该含水层的漏失。井下开采对地表井泉影响较小。③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不施工、不运输。从声源上控制,选择低噪声设备,采用吸声、消声技术,对于空气压缩机、水泵、风机等设备安装时,采取设置隔振垫、减振器以及弹性支撑等措施。水泵的吸水管道上和出水管上装设软性连接装置。④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废石堆存于废石场。矿井水处理站矿渣泥,经压滤脱水后堆放如废石场;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至修文县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处置,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污泥要求干化后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置。废机油采用密闭桶收集,暂存于机修车间内,定期委托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⑤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不至锅炉,储矿场、运输等扬尘采取洒水防尘措施后影响小。生态影响防治措施:开采区域内无住户,对采区较近的张家湾居民点加强保护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参与调查显示,100%被调查个人和100%所有团体均支持和赞成建设项目的建设。受调查团体和个人的顾虑主要有:应采取措施防止扬尘污染、采取措施防止废水的污染,项目建设应执行“三同时”要求等。为此环评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并与建设单位进行了沟通,以确保矿井改扩建投产得以顺利进行。 相关部门意见:(1)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矿管函[2008]1508号划定项目矿区范围;(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矿管函 [2012]326号对开发利用方案予以备案;3贵阳市环保局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预审意见。 |
2 |
改建铁路黔桂线都匀站移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 |
都匀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
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单线起于K414+040,线路在下寨站贵阳端下寨4号中桥与白岩滩中桥间既有线上加1个右偏曲线,线路自K414+120.42绕行从既有线右侧跨过大河、穿新白岩滩隧道,线路左转于C1K415+052与既有线平交(平交段为路基工程,施工时先建好平交地段前后的工程,平交地段利用“天窗”时间拨接)后穿新老发屋隧道,基本沿一次双线方案右线线位移站至工程终点K512+250。单线预留复线方案线路长14.6km。改建后,黔桂铁路将不包括既有黔桂线下寨站至绿茵湖站18.656km线路及位于市区的既有都匀站。改建段黔桂线自南向北有下寨站、都匀站、绿茵湖和清泰坡。其中都匀站至清泰坡货场联络线已拆除,清泰坡货场彻底废弃。与本次扩建工程有关的为都匀站的搬迁。对既有都匀站移站新建于桐州。下寨站场维持既有、绿茵湖站场另行立项建设,不属于本工程评价内容。本项目改建范围为黔桂铁路的一段,无独立的机务、车辆及机械等设备,其使用黔桂铁路的相应配套设备。本工程为国铁Ⅰ级,电力牵引,单线设都匀站一处,设计行车速度140km/h(局部困难地段限速120km/h),建设工期30个月。 本项目总投资10.5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754.54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3.57%。 |
(1)噪声:合理安排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难以选择合理地点的,应采取封闭隔噪措施,拟建铁路敏感点1#刺花寨、2#坝干、3#桐州、4#湾子居民区距拟建铁路较近,应在靠近这几处敏感点的施工场地两侧的设置施工围挡及移动式声屏障,将穿越1#刺花寨、3#桐州敏感区隧道路段铁轨采用无缝轨道,可有效减小振动影响。对近期噪声预测超标的5处敏感点,采取桥梁声屏障3段—940延米、隔声窗3处,共计52户,采取降噪措施后,敏感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b类及2类标准。在运营远期,运营单位应加强对沿线敏感点的声环境跟踪监测,并根据实际监测结果,对超标地段敏感点采取进一步措施,减小铁路噪声影响。 (2)废水:桥梁施工场地、混凝土搅拌站等临时设施的设置以及油类、水泥等物料的堆放应尽可能远离河道,并做好排水系统,设置沉淀池,将收集的高浓度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桥梁钻孔桩基础产生泥浆废水,通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或用于农灌,大桥虽不设水中墩,工程施工应注意避让丰水期和大雨天,高浊度泥浆水经处理后回用或排放,隧道施工过程中设置沉淀池,将高浊度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营地应尽量选择距工点较近,其粪便、厨房污水、洗浴等污水可利用既有排水设施排放;若自建施工营地没有完善的市政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生活污水经自建旱厕收集后交由当地农民用作农家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期应注意对绿茵湖水库的保护,不得把施工废水直接排入水库。工程运营后,目前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A2/O)工艺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天然受纳水体三道河(最终汇入剑江),污泥经脱水处理后运往都匀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3)大气:施工期在开挖、钻孔回填土方应洒水喷湿,遵循施工规范、文明施工。大型施工场地如梁场、拌合场、材料堆场等设置车辆冲洗处,浅水池等,车辆出场须将车轮及底盘冲洗干净,不带泥沙上路。各施工营地应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并设置油烟净化装置, 对仓筒和搅拌机口采用除尘措施,在靠近1#刺花寨、2#坝干、3#桐州、4#湾子居民集中区等人群比较集中的施工现场,采用围挡防护施工。运营期本工程采用电气化机车进行牵引,不设置燃煤、燃油锅炉。 (4) 固废:施工队伍应加强环境管理。加强工程弃渣和建筑垃圾管理,及时清运弃渣至设置的弃渣场。采用固定的无害化公厕处理大小便;厨余等生活垃圾须集中收集,并指定场所存放,交环卫部门处理,不得混杂于建筑弃土或回填土中。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应设专人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5)风险:按照该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落实地质灾害危险防治措施,对不同的地质灾害及隐患采取不同的工程防治或避让措施,保证环境安全。全路段施工时,要注意高边坡引起的滑坡和崩塌路段,要采取有效的预防监控、搬迁和工程措施,防止地质灾害风险事故的发生。 在公众调查中,本次共发出个人访谈调查表100份,收回96份,收回率96%。团体共调查了10个样本。本次调查中,90.63%的被调查者支持铁路的修建,5.21%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4.17%(韦佩高、罗道豪、刘真明、潘生福共4人)对铁路修建持反对意见。反对的原因主要是担心赔偿款不能有效落实,经得到业主方解释之后表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团体调查结果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无人反对。 |
3 |
沪昆线湖潮站货场扩能改造工程 |
贵安新区湖潮镇境内 |
成都铁路局贵阳建筑段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本项目含站场工程、线路工程、桥涵工程、附属工程、临时工程、环保工程等。货场扩能改造后既有车站建筑、既有部队军事到达线及货运设备、既有机务整备设备,既有到发线及既有调车线等均将拆除,且将改建既有部队油库专用线及沪昆正线(3.42km)。 本项目总投资114945.91万元,环保投资3581.58万元,占总投资比例3.12%。 |
(一)生态环境: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理。及时对临时用地进行植被恢复,做到边使用、边平整、边绿化。对表层有肥力的土壤进行剥离、存储。采取分级放坡处理及草袋或土工布防护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二)水环境 施工期:施工营地自建化粪池或移动厕所,污物收集后用作农肥。施工场地及营地远离河流水体一侧设置,施工期间做好污水收集工作,杜绝生产、生活污水、固体废物排入河流。施工废水收集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营运期:若在本项目正式运营前湖潮污水处理厂及项目至湖潮污水处理厂管网建成并正常运行,项目经化粪池预处理的生活用水、经隔油池预处理的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送湖潮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若在本项目正式运营前湖潮污水处理厂及项目至湖潮污水处理厂管网未建成或未正常运行,项目应自行建设生活、生产废水处理设施,污废水处理达标准后回用。设置一处事故池(不小于1000m3)。货场区域采取地面硬化,并在货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在货场东西两端各设置1组隔油沉沙池,初期雨水经排水沟收集处理达标后回用。 (三)环境空气 施工期: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采取施工现场定期洒水,及时绿化,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加盖篷布等措施减少项目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营运期:项目应使用尾气达标的机动车辆,并优先使用低含硫量的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采取车厢表面遮盖、限载、箱式运输、道路硬化、及时清扫路面等方式减少项目扬尘。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后从专用烟道排放。加强组织管理,减少车辆滞速怠速状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四)噪声及振动 施工期: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减少项目施工噪声影响。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确保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要求。施工现场夜间施工须经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告附近居民及单位,同时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 营运期:对超标居民点安装隔声窗,并建议结合该区域规划“仓储物流园区”的建设实施搬迁。岐山村安置房为新建的在建房屋,在设计修建过程中自身已考虑隔声窗,评价建议待项目运营后根据实际监测结果落实隔声措施。并采取北厂界补充设置2.5米高实体围墙510m、限制鸣笛等措施,减轻项目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运营期,建设单位应按照环境监测方案加强对沿线敏感点的声环境及振动跟踪监测,根据实际监测结果采取进一步的降噪减振措施,减小铁路环境影响。 (五)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施工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时清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生活垃圾堆放地点处理。运营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理,餐厨垃圾交由专门收运单位统一处理。产生的少量含油棉纱、废机油等属于危废,收集后贮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电瓶叉车上使用的蓄电池由生产厂家统一进行回收处理,仅在危险废物贮存间内堆放。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规范设置危废暂存库,并做好防渗等措施。 (六)风险防范措施 施工期严格遵守《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工程环境保障措施,并严格执行施工期环境监理,严禁向冷饭河或车田河排放污染物。业主应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由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相关工作。油罐使用前及使用中应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破损和渗漏处,对储罐区地面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因泄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及土壤污染。
公众参与情况:本项目共收回公众参与个人意见调查表115份,团体意见调查表5份,根据调查结果,94.78%的个人及100%的团体支持本项目建设,5.22%的个人对项目建设持无所谓态度,无反对意见。
相关部门意见: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以《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沪昆线湖潮货场扩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的复函》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