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织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县乡协作配合,全面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分别对十二个方面的行动明确了整治目标、内容及涉及部门职责,在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采取压实四方责任、突出六个重点的工作举措,有力提升生态环境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质效。
(图为执法人员检查煤矿企业)
一、压实四方责任,排查整治不缺位
压实生态环境部门网格化排查整治责任。开发了生态环境巡查监管平台,将执法人员网格巡查监管和重点企业、重要河流、重点饮用水源巡查监管等工作通过平台数字化调度、预警、统计、分析、处置。巡查监管目标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根据巡查情况,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哪些区域、哪些行业生态环境问题在某个时间段突出,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生态环境网格巡查压得更实、更加规范,通过系统随时可以查看各个网格巡查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新发现的问题,有效解决以往网格员巡查随意性大、主次不分、漏查漏排的问题。
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工作原则,明确各部门生态环境领域职能职责,建立织金县县乡生态环境大执法监管体系,拟定各部门“打非治违”工作清单和行动计划,实现部门履职清单化、规范化。
压实乡镇的属地管理责任。建立“一镇一策”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乡镇网格定期按照巡查要求排查生态环境问题,定期研究解决办法,同时按照县乡联动机制的规定,由县联动办公室调度涉及部门帮助解决乡镇无力解决的环境问题,县乡生态环境排查整治联动更加顺畅。
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织金生态环境分局结合实际制定了煤矿、产废企业等重点行业企业日常污染防治设施巡查规范,明确企业管理人员日常巡查检查必须执行的规定动作,让管理人员熟悉日常环保工作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帮助培养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的行家里手,让企业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从内心爱护环境、敬畏环境。
通过压实四方责任,形成了横向部门联动、纵向巡查监管的县乡巡查监管整治工作体系,有效提高了“打非治违”工作质效。
(图为执法人员检查污水处理厂)
二、突出六个重点,监管整治有力度
突出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织金生态环境分局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起,罚款60余万元,有力震慑了违法企业,打非成效初步展现;突出整治重点排污企业。对企业行业进行分类和按照企业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制定巡查整治计划,根据重点企业和一般企业的划分,明确不同的巡查频率,做到指向明确,重点突出;突出排查整治危险废物处置。结合织金实际,制定了《织金县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产废单位日常危废处置流程、举报电话等,指导产废单位规范处置危废,并接受群众监督;突出排查整治饮用水源和重点河湖。制定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和乌江百里画廊流域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涉及部门和乡镇监管职责,实现饮用水源、重要河湖日常巡查监管全覆盖;突出部门联动。建立织金县生态环境大执法监管体系,形成乡镇巡查监管到位、企业积极配合、部门严格执法的联动机制,环境问题发现在小、处置在早的情形正在成为新常态;突出全覆盖排查整治。将全县各类企业、饮用水源、重要河湖、医院、畜禽粪污、污水处理等环境监管对象纳入巡查点位,列出日常巡查监管点位240余个,按照既定方案,每月对每个点位实现1至4次的巡查监管,有效将环境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门共出动执法组160组(次),检查企业290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起,罚款60万元,排查一般问题隐患122条,立行立改101条,限时整改完成8条,正在整改13条;其他部门和乡镇排查出环境隐患23条,已整改17条,正在整改6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