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3日,贵州省10支市(州)级生态环境系统应急处置队伍齐聚安顺市普定县展开实战应急演练。本次贵州省2025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由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和安顺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演练改变传统应急演练以“演”“看”为主的方式,以实战为演练目标导向,通过创新采取“专项培训+桌面推演+实战拉练”的模式,从“学”到“讲”再到“练”,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训练体系;理论授课、观摩学习、实战拉动等环节科学设计,紧扣“实训、实战、实效”的目标,力求全要素提升队伍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水平、全方位锤炼队伍、全流程检验能力。

演练开幕式
学练结合
夯实应急基础能力
11月11日的专项培训与桌面推演环节干货满满。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专家和省环境监测专家围绕“一河一策一图” 要点和应急处置技术、桌面推演组织实施、应急监测技术与方法结合案例进行深度融合讲解,通过技术讲解、案例剖析,为参演队员们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紧接着,安顺市生态环境局模拟突发环境事件场景现场组织桌面推演,各支参训队伍从学习到观摩,进一步深度熟悉掌握应急响应流程和处置要领,为实战拉练奠定坚实理论与实操基础。

安顺市桌面推演突发环境事件
实战拉练
检验队伍硬核实力
11月12日,本次演练的核心环节——应急实战拉练在野外模拟现场拉开帷幕。10支参演队伍随机抽取模拟事件场景,在不借助外部支持的情况下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独立完成信息接报、现场排查溯源、开展应急监测、查找应急空间、设施识别及“两方案、两报告、一张图”等全流程任务。




现场拉练直播画面
从接报突发环境事件开始,各支队伍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件信息核实、分析研判和信息上报,并整理好现场执法装备、监测仪器设备前往现场开展处置。抵达现场后,立即展开污染溯源、敏感目标排查等实战处置工作。队员们运用无人机勘察、徒步巡查、走访模拟村民等方式,迅速锁定污染源、判断污染范围及迁移路径,在规定时限内编制提交《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初报)》。




污染溯源及敏感目标排查
在随后实战处置阶段,各支队伍应急监测与处置工作双线并行开展。监测小组按照技术规范,科学布设上游对照点、污染核心区、下游敏感断面等监测点位,分层采集水样及沉积物样本,现场完成盲样测定并编制监测简报,为现场处置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处置小组则依据《安顺市乌江流域三岔河“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精准查找应急空间,围绕应急处置目标,结合特征污染物和污染规模科学采取截污控污措施,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同步绘制《应急指挥一张图》,体系化展示应急处置工作情况。最后,每支队伍还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续报)》的编制提交。整个拉练过程全程视频跟拍,同步在主会场直播,专家组和观摩团队实时点评指导,及时总结汇总经验,为演练复盘打好基础。


现场制作“两方案一张图”


现场开展水质监测
展示方案实战效果
交流积累经验
11月13日,各参演队伍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在规定的10分钟内充分展示辖区内1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方案编制及应用成果,进一步深化方案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专家组围绕各支队伍在确定处置目标、应急空间利用、响应流程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场进行点评,指导各地对“一河一策一图”方案优化完善,为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实践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河一策一图”方案成果展示
此次应急演练系列活动紧扣实战需求,全程贯穿“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保安全”的应急处置思路和“以实战为导向”的练兵要求,全面检验了各地环境应急处置队伍的快速展开响应、科学决策处置和协同联动配合等能力。下一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强化以训促建、以练促改工作,加强各级环境应急处置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深化“一河(园)一策一图”成果实践运用,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