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辐射监管 > 辐射类项目审批前公示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5年9月拟作出的安龙县八坎河团结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重大变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
发布时间:2025-09-16 14:14:10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fsc
字号: 分享:

根据建设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安龙县八坎河团结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重大变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况予以公示示期2025年916-2025年9月2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起五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6987058(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辐射处

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270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

    编:550002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安龙县八坎河团结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重大变动项目








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栖凤街道团结村






安龙县蔑帽新能源有限公司

贵州汉道昌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变电站占地面积约17873.15m2新建2300MVA变压器综合楼、配电室、主变压器基础、架构、SVGGIS、事故油池、污水处理系统等本工程建设不包含输变电线路


一、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1、土地占用防护措施

本项目临近乡村公路不新增施工便道

②工程施工严格在划定的范围内进行,禁止占用周边农田及其他用地;

③施工时首先保存开挖处的熟土和表层土,并将表层熟土和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按照土层的顺序回填

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弃渣场,站址开挖的土石方就地回填,砂石料堆放在变电站的施工场地,不再另设砂石料场。

2、植被保护措施

①施工期主要采取尽量减少占地、设置彩带控制施工范围、减少扰动面积、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减少地表开挖裸露时间、避开雨季及大风天气施工、及时进行迹地恢复等生态防护措施,临时土方采取四周拦挡,上铺下盖等挡护及苫盖措施妥善堆放,以减少本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②场地设置时,尽可能利用现有道路及红线范围内施工,避免不必要的临时占地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施工作业尽量选择在地表植被较少或无植被区域,尽量不清除地表植被,待施工结束后,对扰动区域适当洒水增湿,使其自然恢复。

③除施工必须不得不铲除或碾压植被外,不允许以其它任何理由铲除植被,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动物保护措施

①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严禁发生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②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及工艺,施工活动主要集中在白天进行,减少夜间作业,避免灯光、噪声对夜间动物活动的惊扰。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野生动物的活动,应进行避让和保护,以防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

③施工期如发现野生保护动物应采取妥善措施进行保护,不得杀害和损伤保护动物。对受伤的动物应及时联系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及时救治。

4、水土保持措施

①采取尽量减少占地、控制施工范围、减少扰动面积、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减少地表开挖裸露时间、避开雨季及大风天气施工、及时进行迹地恢复等措施;

②严格按照设计的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尽量采用人工方式,避免大开挖,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减少弃土弃渣的产生,减少水土流失;

③采取挡土墙、护坡、护面、排水沟等防护措施,剥离的表土和开挖出的土石方采取四周拦挡,上铺下盖等挡护及苫盖措施妥善堆放。通过落实上述措施,本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减缓。

严格执行水土保持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落实水保措施,施工完成后开展植被恢复。

、施工期污染物治理措施

1)废水治理措施:

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澄清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汽车冲洗、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过程,禁止施工废水外排施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预处理后定期清掏作为农肥使用,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1)废气治理措施:

A、扬尘防止治措施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环境保护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

土方工程包括基础的开挖、运输等施工过程,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

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采用防尘布苫盖等有效的防尘措施。

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或定期喷水压尘等防尘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

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进行防尘;若晴朗天气时,视情况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等防尘措施。

应尽量采用石材、木制等成品或半成品,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石材、木制品切割所造成的扬尘污染。

工地应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覆盖、洒水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B机械、运输车辆尾气防治措施

平时做好施工机械与车辆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使其能够正常地运行;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同时减少怠速时间,减少尾气排放量。

由于本项目施工场地开阔,扩散条件良好,工程完工后其污染影响消失,施工期产生的尾气对环境影响不大。

C、装修废气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装修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装修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有机物。在进行油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场所的通风换气,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在选材上要选用国家正规机构检定的绿色环保产品,合理搭配装饰材料。通过以上措施从根本上减少装修污染;房屋装修后,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对室内进行通风、净化,方可使用,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装修废气对居民及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3)噪声治理措施:

施工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设备、合理布局、并对设备的正确操作和维护;加强施工场地车辆的管理,尽量减少鸣喇叭次数及汽车启动频率高噪声设备布置于远离敏感点的西侧,有效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4固废治理措施:

建筑垃圾防治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回收利用或外售废品回收公司,其余的由施工单位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

生活垃圾防治措施: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由当地环卫人员清运统一处置。

危险固废防治措施由于项目距离巧马镇镇上较近,项目机械大的维修在巧马镇镇上进行,产生的废机油由维修单位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处置;施工期间在施工场地进行简单的机械设备维修产生的少量废机油,暂存于临时施工营地临时危废暂存间。

施工机具漏油防护及处置措施:

施工机具漏油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可能影响机具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施工期应采取的以下防治措施

①定期检查维护:建立完善的机具检查制度,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检查项目,对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油管、油泵、油封、油箱等易漏油部位,查看是否有老化、裂纹、松动等问题定期更换磨损的密封件和老化的油管,对发现的潜在漏油隐患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部件,确保机具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正确操作使用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施工机具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机具损坏而漏油在机具运行过程中,注意观察各项运行参数,如油温、油压等,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检查,防止因过载、过热等原因造成漏油。

选用优质油品和配件

为施工机具选用质量合格、符合规格要求的润滑油、液压油等油品,确保油品的性能和质量,减少因油品问题导致的密封件损坏和漏油现象采购优质的机具配件,特别是密封件、油管等关键部件,确保其质量可靠,能够有效防止漏油。

设置防护装置

在施工机具可能漏油的部位下方设置接油盘、接油槽等防护装置,以便及时收集泄漏的油液,防止油液直接滴落到地面造成污染对于一些大型施工机具或在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具,可以设置围挡或防护堤,将漏油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便于集中处理。

现场应急处理

一旦发现施工机具漏油,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避免漏油情况进一步恶化迅速用砂土、木屑、吸油棉等吸附材料对泄漏的油液进行吸附,防止油液扩散。吸附材料使用后应妥善收集,避免二次污染。

清理泄漏油液

使用专用的油污清洗剂或溶剂,对吸附后的地面或机具表面残留的油液进行清洗,确保油污清理干净对于大面积的漏油污染,可以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结合吸污车抽吸的方式进行清理,将冲洗后的含油污水收集到污水池中,进行后续处理。

修复漏油部位

对漏油的机具进行详细检查,确定漏油的具体部位和原因,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更换损坏的密封件、油管、油泵等部件,对松动的连接部位进行紧固,确保修复后的机具不再漏油。修复完成后,要进行试运行,检查机具的运行状况和密封性能。

废弃物处理

清理过程中使用过的吸附材料、油污清洗剂、含油污水等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收集暂存于临时施工营地临时危废暂存间,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排放。

运营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在升压站站址内完善绿化措施;

2)在巡视时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工程建设方进行维护,保证在此附近活动的动物安全。

运营期已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

油烟废气:升压站生活区食堂油烟经家庭式抽油烟机抽至屋顶排放,项目处于农村区域,环境容量较大,且周围环境较空旷,油烟废气经空气扩散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升压站运行期站内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在回用池暂存,再由清水泵加压抽出用于变电站站前区浇洒和站内道路冲洗、站区绿化不外排,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

升压站采用低噪声设备主变压器发生异响时应及时处理;变电站四周设有围墙及绿化噪声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预测结果可知升压站运行的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说明本项目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效可行本项目运营期变电站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事故油:当主变发生事故时排油或漏油,所有的油水混合物通过主变下设置的事故油坑和事故油收集管网,排至事故油池(75m3),最终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不得随意丢弃、焚烧或简单填埋,事故排油则不会影响周边水环境。

废蓄电池项目运营期变电站使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电容器,正常寿命为10年,随着变电站的运行,使用的蓄电池、电容器逐渐老化,一般在运行56年后,蓄电池、电容器需要重新更换。废蓄电池、废电容器产生量分别约0.1t/次、0.1t/次。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更换下来的废旧蓄电池、废电容器属于危险废物,编号为HW49900-044-49),危险特性为(T),暂存项目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回收处置,严禁随意处置。

废变压油、含油废水、含油污泥项目变压器在检修时和发生事故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变压油、含油废水、含油污泥变压器下铺设卵石层,下方设置油坑,同时设有排油槽与事故油池相连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排油或漏油,排油或漏油将渗过卵石层并通过排油槽到达事故油池产生的废变压油、含油废水、含油污泥收集后,分类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进行处理

企业应建立危废转运联单制度,厂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废及时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运输工作由危废处置单位进行运输或委托有相关资质单位进行,运输过程中做好防腐、防渗、防漏、防飞扬等措施,并尽量避开居民及敏感水体等,规范转移。

5、地下水、土壤

为了防止运营期地下水、土壤污染本项目场内分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三个区域采取防渗措施。

1)重点防渗区域防渗措施

本项目重点防渗区域主要为污水处理站、事故油池危废暂存间、主变压器区域应采用混凝土浇筑+铺设HDPE防渗膜处理防渗层渗透系数小于1×10-10cm/s防止油品渗漏引起地下水污染。

2)一般防渗区域防渗措施

本项目消防水池为一般防渗区地面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抗渗混凝土28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抗渗涂层结构1.2mm。采取上述措施后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

3)简单防渗区域防渗措施

站区道路、配电室为简单防渗区地面硬化即可。

经以上防护措施后可有效防止污染物渗漏污染地下水、土壤。综上所述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周围地下水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6、电磁辐射防治措施

升压站内电气设备接地以减小电磁场场强。

升压站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应做到表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

③保证升压站内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减少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④运行过程中升压站内大功率的电磁设备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将机箱的孔、口、门缝的连接缝密封站区外设置围墙可有效隔绝电磁辐射。

通过以上分析项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升压站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072-2014规定的限值要求说明本项目采取的电磁辐射防治措施有效可行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2公示本+安龙县八坎河团结光伏电站(220kV升压站)重大变动项目..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窗口0851-8698705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