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无障碍浏览 |
适老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辐射监管 > 辐射类项目审批前公示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7月3日拟作出的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220kV红香I回线路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
发布时间:2020-06-26 09:00:00 来源: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字号: 分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220kV红香I回线路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6月26日2020年72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 0851-86987058(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0851-85577578(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辐射处)               传  真:0851-86987058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辐射处          邮    编:550002

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582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A2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220kV红香I回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①本工程拆除原220kV红香I回线路2×LGJ-240/40钢芯铝绞线,拆除路径全长约35km,在红香变构架~008#塔段线路路径长约2.1km010#~014#塔段线路路径长约1.5km更换导线为2×JL/LB1A-400/35铝包钢芯铝绞线、036#~037#塔段线路路径长约0.34km062#~063#塔段线路路径长约0.26km更换导线为2×JL/LB1A-400/50铝包钢芯铝绞线。其余段长30.8km更换导线为2×JLRX1/JF1B-240/40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增容导线。

②其中更换010#~014#塔段线路(路径长1.5km)铁塔共5基,其余段线路铁塔利旧。。

(1)施工期

1)扬尘影响分析

本期220kV红果变电站和220kV香田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仅在站内更换配电设备,施工中不涉及土方开挖,无扬尘产生。

施工期间大气主要污染因子为杆塔塔基开挖、回填产生以及施工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将破坏原施工作业面的土壤结构容易造成扬尘,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属无组织排放。本工程仅新建5基杆塔,开挖量较小。

通过加强对施工期的管理,在采取环评提出措施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1)生活污水

变电站间隔支架及基础开挖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包括粪便污水、洗涤污水等,主要含有SS、CODcr、BOD5等污染物。变电站前期修有化粪池,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本期新建5基杆塔,线路施工时施工点人数少、工程量小、施工时间短,产生生活污水较少,线路沿线村庄较多,施工人员租住在附近村庄,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村庄原有的化粪池进行处理。

(2)施工废水

本工程杆塔均已建成,仅更换导线,新建5基杆塔,使用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废水主要为机械设备冲洗以及施工场地清理等产生的废水,本工程施工点人数少、工程量小、施工时间短,仅有少量施工废水产生。

3)声环境影响分析

(1)变电站间隔改造

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只需在站内预留位置安装相应的电气设备即可,间隔改造侧距离居民点较远,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

(2)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交通噪声。施工噪声主要是塔基施工及放线时各种机械设备产生,本工程仅新建5基杆塔,新建线路附近敏感点为红果镇沙坡村,线路周边较为空旷,单个塔基施工期较短,产生的噪声很短暂,工程结束时影响随之消除。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变电站间隔支架及线路塔基挖掘产生的施工弃土弃渣、拆除杆塔产生的废弃材料等。

线路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单位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基础工程开挖产生的少量土石方应尽量回填。

根据可研资料,本工程需拆除杆塔共5基,拆除导线约35km。合理选择拆除临时堆放点,对拆除下的杆塔及导线等材料临时堆放处应尽量使用周边现有空地,严禁拆除材料堆放点占用周边林地,拆除后的杆塔及导线交由电力物资回收部门回收后统一处置;杆塔拆除后尽可能选择在原有基础上新建杆塔,如基础无法再次利用,需根据杆塔周边用地性质进行生态恢复,如涉及耕种的,采取覆土使塔基占地处恢复耕种。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主要环境影响为生态影响。本工程变电站间隔改造位于变电站围墙内,不新征用地,施工活动对变电站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本工程项目占地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本工程仅新建5基杆塔,其余均更换导线,永久占地为线路塔基占地;线路工程的牵引场、张力场、施工临时占地、施工临时道路等属于临时占地。施工期间杆塔塔基等永久占地处的开挖活动将破坏地表植被。

架空线路占地类型主要为杉树和松树。杆塔施工较为分散,单个塔基占地面积小,对当地常见植被的破坏也较少;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主要为施工人员对绿地的践踏,其施工时间短,故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是短暂的,并随施工期的结束而逐步恢复。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黔府发〔2018〕16号文,线路在盘州市石桥镇黑坎村附近穿越生态红线,位于生态公益林功能区,线路跨越红线长度约为1km,前期已有一基杆塔位于红线内,本工程未扩大规模,不改变塔基位置,仅在此处更换导线。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临时占地和野生动物惊扰等方面。

本工程仅更换全线导线,拆除并新建杆塔5基,均在原杆塔处施工,主要工程占地为临时占地,包括牵引场、施工临时道路及施工剩余土石方临时堆放占地。根据可研资料,本工程临时占地面积约800m2。

工程临时占地会暂时改变其使用功能,破坏地表植被和农作物,占用完毕后如不及时恢复,会加剧周边水土流失。项目在设计阶段提出普遍普遍采用掏挖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和高低腿设计。

根据可研资料及现场调查,工程沿线以高原山地、低山沟谷地貌为主,地形起伏较大,海拔一般在1300~2150m之间。沿线地形分类:一般山地60%,丘陵30%,高山大岭10%。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主要植被为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和针叶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受人类活动影响频繁,区域内植被种类较少,生物多样性较低。

本项目施工对哺乳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栖息地、觅食场所的破坏,包括对施工区森林植被的破坏,弃渣等作业,各种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械的干扰等,使评价区及其周边环境发生改变。根据现状调查结果,本区哺乳类多为活动能力较强的啮齿类动物,这些动物将在施工期间迁移至附近干扰较小的区域。工程建成后,随着植被的恢复,生态环境的好转,人为干扰逐渐减少,许多外迁的哺乳动物将会陆续回到原来的栖息地。

施工期间人为活动的增加,施工机械噪音均会惊扰区域内的鸟类。不过,影响区内的鸟类会通过迁移主动躲避工程施工对其栖息和觅食的影响。鉴于噪声会影响鸟类的繁殖率,因此在施工中应尽量避开鸟类繁殖季节,合理组织施工行为。

在施工工程中,两栖动物生境将受到破坏,迫使项目占地区及工程影响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迁往它处,但对整个区域种类数量都不会构成大的影响。工程结束后,项目周边两栖爬行类动物数量将得到恢复。

(2)营运期

运行期无废水、废气产生,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以工频电、磁场和噪声影响为主。

1)工频电、磁场

各环境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预测值在0.048V/m~2.110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554μT~16.370μT之间;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2)噪声

红果变和香田变220kV出线间隔改造不增加新的噪声源,间隔改造后厂界噪声仍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排放限值要求。

输电线路在运行中产生的噪声较小,对周边声环境影响很小。

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公示

220kV红香I回线路增容改造工程 - 公示版.pdf


评估意见

220kV红香一回线路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估意见.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辐射0851-8557757886987058(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