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模”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推动作用思考
污防处 袁霏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12年初召开的“全国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精神,2012年5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召开了“全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省政府赵克志省长及其他所有在家副省长均出席大会并作讲话。大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贵州省要走环境保护新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明确要求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及凯里、都匀、兴义等九个城市要在“十二五”期末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根据会议部署,2012年下半年各城市均启动或加强(贵阳市、遵义市已于2007年主动提出创建)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任务,仁怀市也主动提出创建申请,全省形成了“9+1”十个城市整体创建格局,拉开了创模序幕。
2014年底,省人民政府专门主持召开了“全省城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调度会”。会议对各城市近两年的创建工作进行了阶段总结,对今后各城市创建工作做出了新的安排和部署。要求确保在2017年底即本届政府任期内10个城市全部创建成功。其中贵阳市、遵义市2015年初创建成功;安顺市、凯里市、仁怀市2015年底前创建成功;铜仁市、都匀市、兴义市2016年底前创建成功;六盘水市、毕节市2017年底前创建成功。
截至2016年9月,经过各相关城市四年创建努力,全省已有贵阳、遵义、安顺、凯里、仁怀等5个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或阶段性成绩,其中:遵义市、贵阳市于2015年初通过国家环保部“创模”验收待命名,仁怀市、凯里市2015年底通过贵州省环保厅“创模”预评估认可并推荐至环保部待验收,安顺市2016年9月通过贵州省环保厅“创模”预评估认可待整改完善后再推荐(安顺市因辖域内平坝由县撤改为主城区,创模任务量较大增加,省政府另行同意该市创建时限由2015年顺延至2016年)。
贵州省“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坚持推进城市“创模”工作,按照“创模”指标设计和创建规则,充分运用好创模这一抓手,打造环境保护统一平台载体,客观上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起到较大推动作用,为全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增添了实质内涵,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创模,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得到深入普及,干部群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各地形成环境综合管理的新机制新局面。
以贵阳、遵义、安顺、凯里、仁怀为例,正是因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是高标准高要求,必然建立形成一套“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监督议政、环保部门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从党政主要领导、各级干部到百姓群众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建立起最广泛的“大环保”统一战线,改变了环保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集中了各方面各层次创建资源用于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理清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能职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和创建氛围“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的过程,最终促进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环保难题和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二是通过创模,环境保护投入短期内得到大幅增长,建设了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环保硬件托底保障作用明显。
创模工作注重过程、注重实效,来不得虚假。几年来,贵阳市创模投入各类资金近300亿元、遵义市创模投入各类资金近100亿元,安顺、凯里、仁怀也多达30亿元,其他各相关城市已列入《创模规划》计划用于创模的投入合计达到100亿元以上,全省十个城市共计将用于创模的投入达500多亿元,较之“十五”、“十一五”期间有巨大提升。清洁能源推广使用、燃煤锅炉淘汰、建城区园林绿化、城区河道环境整治、饮用水源保护与环境风险防范、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提标、中水回用等、工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并正常运行、环保监测监管能力建设提升一系列“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绿地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节能减排工程”、“污染防治工程”、“环保能力建设”等硬件项目在创模期间迅速上马,历史环保欠账和短板得到快速补齐,为稳定改善区域环境质量、防控环境安全风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通过创模,取得实在成绩和突出亮点,得到党政领导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肯定和赞许。
2015年初,国家环保部到遵义、贵阳创模考核验收期间进行现场随机问卷调查,两城市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都达到了95%以上。
贵阳、遵义创模期间成功摘掉了“酸雨城市”的帽子,城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并基本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未发生一起重、特大以上环境突发事件。贵阳市南明河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设施提标PPP经验被中央电视台宣传;遵义市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仁怀赤水河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白酒行业废水连片治理等亮点突出;安顺市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及全流域水质达标、固体废物分类多途径处置也初见成效;贵阳、安顺、凯里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同类型城市当中持续保持优良,其中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近两年来长期位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
环保部领导认为贵州省内城市创模能在三、四年内取得阶段性突破,走在了西南五省(区、市)前列。陈敏尔书记、龙超云副主任、慕德贵副省长、袁周副主任等多位省领导也都在环保厅呈报的创模工作专报件上亲笔批示表示肯定并提出更高要求。
回观省内城市创模的过程和成效,各城市党委、政府及环保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创模这个载体和抓手,集中几年创建攻坚,在保持市域经济社会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城乡面貌均不同程度改善,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环境风险安全可控,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多赢,顺应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要走“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路子的战略部署要求,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委关于贵州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