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环境保护厅2018年9月18日拟作出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贵州安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铁路盘县至兴义线环境影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9月14日-2018年9月18日(5个自然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85571099、86987058(行政审批大厅)
传 真:0851-85570802
通讯地址:贵阳市遵义路59号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环评处
邮 编:550002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新建铁路盘县至兴义线 |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黔西南州兴义市 |
贵州安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国环建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新建铁路盘县至兴义线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贵州省西南境内。线路自沪昆客运专线盘州站引出,经盘州市丹霞镇、保田镇、兴义清水河至万峰林机场。新建正线长度98.309km,其中盘州市境内62.372km,兴义境内35.937km。本线速度目标值250km/h。新建正线桥梁长20.571km(按左线计),占正线长度的20.92%;全线新建正线隧道长68.339km,占正线长度的69.51%(正线按左线计列),正线桥隧总长88.91km,正线桥隧比90.44%,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全线共设车站3座,其中改建1座(盘州站),新建2座(保田站、兴义南站),新建线路所1处(平菁线路所)。工程总投资139.70亿元,环保投资为23183.7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66%,计划总工期为4年。 |
(一)施工期 1.废水防治措施 工程施工期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全部回用;大型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及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小型施工营地采用旱厕,污水沉淀后回用。 2.废气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土石方挖运中的粉尘,车辆行驶中的扬尘等,施工期运送沙土车辆采用覆盖篷布,对运输频率较高、较固定的线路采用洒水进行降尘处理,对混凝土拌合站采用全封闭除尘设施,并对运输车辆定期清洗,降低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影响主要为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项目施工期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场地、施工作业时间等措施可降低施工期噪声影响,对于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清运;建筑垃圾尽量回用,利用其有用部分,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拉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5.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开工前对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农田、林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合理安排爆破方式,爆破时间,减少施工噪声对鸟类的惊扰;在林区边缘隧道口采用加密绿化带,防止灯光和噪声对动物的不利影响;对沿线大临工程及弃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挡护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或覆土复耕。 6.环境敏感区防治措施: ①老黑山森林公园: 隧道防排水设计应遵循“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采取措施减缓隧道开挖排水对隧道顶部公园内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影响,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不得在森林公园内设置施工临时设施; ②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 对路基坡面及路基两侧将采取高标准的绿化措施,合理规划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禁止在景区内设置施工临时设施;施工过程中应划定施工区和施工人员活动范围线,严禁施工人员到范围线以外活动,减少施工人员对景区景观环境的影响。强化土石方调配力度,充分以挖作填,工程弃土弃渣严禁堆置在景区范围内。限制使用爆破等手段,尽量减少对土壤、地貌的影响。尽量避免在雨季破土开路,减少水土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③木浪河水库水源保护区: 工程施工营地、弃渣(土)场、混凝土拌合站等临时工程布设在水源保护区外。建设单位与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建立环境风险应急预警机制,施工中如发生意外事件造成水体污染,及时应用应急措施控制水源污染。 水中墩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减少对水体的扰动;桥梁施工设废水沉淀池,出渣干化后运至弃渣场;钻孔泥浆采用泥浆箱收集,干化后运至弃渣场;施工中及时清理在河岸两侧的表土及桥梁挖基弃渣,及时运至弃渣场并采取挡渣墙、截排水沟等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防护,防止水土流失。桥梁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围堰,清理水中的杂物,保证水流畅通。桥梁施工废水处理后回用,不得排入水源保护区内。
(二)运营期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盘州站、平菁线路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最后纳入红果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兴义南站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纳入万峰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保田车站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牵引变电所、警务区采用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线路沿线共24处声环境敏感点,本项目运营期对海浦村采用声屏障、隔声窗降噪措施,对沿线鲁番村等7处敏感点采用隔声窗降噪措施,对车田村、黔西村等14处敏感点采用声屏障降噪措施,采用上述措施后沿线噪声均可达标。 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运营期沿线各站场均设置垃圾桶等收集设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运。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 |
新建铁路盘县至兴义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公示板).pdf | |||||
评估意见 |
评估意见.pdf | |||||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
贵州省环保厅环评处0851-85571099、8698705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