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联合黔西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邀请黔西南州志愿者协会12名志愿者走进实验室,通过“沉浸式参观+专业化讲解”,近距离感受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志愿者在中心技术人员引导下,有序参观实验室区域,近距离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精密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场景。其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高效检测大气降水的钙镁钠钾元素含量;ICP-MS 凭借痕量检测能力,能精准捕捉水中超微量重金属成分,助力污染溯源与风险防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则可快速分析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为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此外,技术人员还特别讲解了硫化物的来源、危害以及实验原理及分析过程。这些数据进一步让志愿者直观理解监测设备如何为生态环保“保驾护航”。

此次环保设施开放活动,不仅让志愿者“零距离”接触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更搭建了监测机构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提升了公民对环保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下一步,黔西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优化开放模式,丰富科普内容与互动形式,常态化开展环保设施开放活动,为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搭建更便捷、更专业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