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州“三抓”会议精神及省生态环境厅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坚持把服务保障重大项目落地作为重中之重,聚焦“5+3”等重大项目建设需求,主动靠前、精准施策,全力打好环评要素保障“主动仗”,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强化机制建设,压实服务责任
及时制定印发《全州生态环境系统服务保障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州生态环境局促进个体工商户绿色转型的工作措施》等,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优化服务流程,形成全系统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工作高效运转。
强化部门联动,精准掌握需求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主动联系州发改委、工信局、能源局、投促局等单位,全面摸排重大项目环评需求。建立并动态更新州级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台账,实现项目底数清、进展明、服务准。截至目前,已完成省级调度30个拟招项目、152个在建项目及州级85个“5+3”项目、294个其他重大项目的环评手续办理情况排查梳理,为精准服务奠定坚实基础。对排查出的需办未办环评项目建立台账,纳入重点帮扶范围,确保服务不断档。目前,182个省级5+3项目总体环评完成率(含不纳入环评管理)达84.6%,其中152个计划本年内动工项目完成率(含不纳入环评管理)达90.1%。85个州级5+3项目总体环评完成率(含不纳入环评管理)达84.7%,其中55个计划本年内动工项目完成率(含不纳入环评管理)达96.4%。
强化靠前服务,破解堵点难点
变“坐等审批”为“主动上门”,深入开展“提前介入”服务。对清单内重大项目开展主动电话联系业主168次,了解困难、答疑解惑、指导帮扶。对32个项目开展选址合法合规性预审,避免企业“走弯路”。针对环评办理中存在堵点难点的项目,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技术指导,推动项目顺利获得环评批复。同时,积极向上对接汇报,成功推动远程煤矿、西南黄金冶炼等重点项目环评获省厅批复。组织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州林业局、兴义市林业局、兴义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共商会研究解决红星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环评等手续办理事宜。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座谈,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环评手续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项目环评工作顺利推进。
强化规划引领,夯实落地基础
着眼长远发展,加强与州工信局联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州开发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的通知》。全力推进10个省级开发区边界调整后的规划环评修编工作,着力提升开发区规划的科学性和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为重大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创造有利条件。
强化流程优化,提升服务效能
开辟“5+3”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推行“容缺受理”“包容审慎监管”等改革措施。优化内部流程,强化与技术评估机构协同,实现评估与审批无缝衔接。将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限分别从法定的60日、30日压缩至15个、7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75%。2025年以来,已高效审批报告书16份、报告表73个,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