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阳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多措并举,积极创新人才培养通道,助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是确定重点着力自己培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派驻技术骨干参加全市生态环境项目课题攻关,切实提升全院员工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切实做好人才储备工作。重点抓好贵阳市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和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研究工作,以及贵阳市典型在产企业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机制、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风险监控预警体系建设研究,积极培养一批本土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领军人才和技术研发团队。
二是巧借外界资源提升水平。以“强省会”五年行动为契机,积极与贵州大学、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就生态文明出新绩、碳达峰与碳中和等研究方向开展交流研讨;与中国环科院和环境规划院共同建立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贵阳市驻点跟踪研究办公室,主动参与到贵阳市水环境问题解析、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及“两山”实践基地创建等项目研究和课题攻关,努力提升全院科技人员的科研理论水平、转化推广应用前景良好的科技成。
三是通过项目提升动手能力。2016年成立侧重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后,扎实抓好实验室监测人员的培养工作,于2020年12月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获得饮水安全和水质、土壤检验检测方面26项检测指标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目前,正在积极准备镉、铬(六价)、镍、钼、钴、铍等近50项检测指标能力扩项认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