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绥阳县青杠塘镇的街道越发宽敞整洁,黄色立面的楼房鳞次栉比,商贩、村民在农贸市场内井然有序的交易着农货,村民在茶余饭后前往广场下棋、跳舞,尽享农村幸福生活。
一幅幅宜居宜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青杠塘镇徐徐展开。
“实施垃圾分类后,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曾德江深有感触,“开了十几年的饭店,以前外面的人都不愿意来玩。现在每逢周末,都忙不过来。我们是靠旅游业吃饭的,环境干净整洁游客才会来。”
据了解,2019年以来,为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青杠塘镇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以党建引领,在两个集镇和四个村试点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四分法”。着力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分类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垃圾分类方面,该镇采取“户分类、村收集、湿垃圾生态处理、干垃圾回收清运”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在分类投放源头上要求村民遵照“干湿”分开;同时,结合镇村实际,对村民日常收集的可回收物进行有偿回收。
“垃圾分类的主体是群众,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群体特征,我们创新方式进行宣传指导,在鼓励中实现参与积极性的提升。”绥阳县青杠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远胜介绍,除了定期组织培训、利用镇村应急广播、流动宣传车入户宣传、党员示范带动外,镇村党员干部还对70岁以上老人、聋哑人士等群体开展结对指导,群众的反响很好,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主动性很高。
据悉,青杠塘镇加强农村保洁队伍和转运站、收集点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保洁覆盖面扩大和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提升,目前2个集镇和4个示范村共配备钩背垃圾箱13个,建设分类垃圾房28个,垃圾池24个,分类垃圾桶72个,垃圾分类清运车3辆,洒水车1辆,实现生活了垃圾日产日清、分类消化。
下一步,该镇将建设垃圾分类“美丽银行”,通过积分换取礼品的方式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打造靓丽的村容村貌,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