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清镇市以汞污染土壤修复为重点,全力推进土壤污染整治,确保群众“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一是修复汞污染土壤建公园,让群众玩得开心。近年来,针对历史遗留的贵州水晶有机化工公司生产过程中外排含汞废水造成的汞污染,近年来,清镇市在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支持下,累计投入1.6亿元资金,采取“覆土+植物修复”方式顺利完成560亩受汞污染土壤修复,同步建成占地652亩以体育运动为主的清镇城南公园对外开放,得到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中国环境”对整治修复工作进行报道,并认为该治理模式为全国汞污染治理提供了“清镇样本”,另外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中国改革报等主流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二是着力强化耕地安全管控,让群众吃得放心。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农产品加密采样的样点布设和核实,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8913个受污染地块现状调查,总体掌握了全市耕地土壤污染状况。通过优化施肥、品种调整、深翻耕、少耕免耕休耕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完成22.3万亩安全利用类耕地安全利用,完成9800亩严格管控类耕地管控。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推广作物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绿色防控技术等措施,减少化肥施用量99吨(折纯量),减少农药施用量为14.09吨。
三是切实抓好用地安全准入,让群众住得安心。完成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农药、铅蓄电池、钢铁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及从事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活动等企业关闭搬迁遗留地块告知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场地调查。完成33家加油站防渗改造工作。强化华锦铝业、华仁铝业、广铝氧化铝和清镇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4家企业监管。严格对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污染地块名录动态管理,对未纳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管理的其他建设用地拟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之前,要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目前清镇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